一边是只要严嵩请辞获允,那自己就能立马成为当朝首辅。另一边却又是严嵩提出来的国家革新,造福亿兆黎庶的新政之事。
若是严嵩离开朝堂,那么自己能掌控住开始革新的朝堂吗?
高拱有自信,只要自己占据首辅位置,那么朝野内外的问题终有解决的时候。但却需要自己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付出的时间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某些事情出现偏差。而如果是将严嵩留在朝中,留在首辅的位置上呢?
高拱目光转动。
按照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加上这一次严嵩的连番请辞到今夜表明心迹,严嵩就是一尊新政活字招牌,只要有他在很多新政上的问题都不需要自己去出面解决。
那么自己就可以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具体的革新措施上去。
这样一算,自己就能以内阁次辅的身份,掌握更多的权力,而且还不会受到成为首辅之后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反对之声。
这岂不是比直接成为首辅更舒畅?
想定之后,高拱再看向严嵩时,那眼神都透着亮光。
在这转瞬即逝间,赶在所有人出声前。
高拱成了第一个出声表态的人。
只见他颇为气势的走到了皇帝面前,然后就径直落后严嵩半步跪在了地上。
高拱亦是双手合拢作揖,用他那副大嗓门嗡嗡喊道:“臣,附议!伏惟圣朝二百年,今朝圣君在位,为宗祧社稷天下黎庶,臣伏请皇上新政!”
有了第一个带头附和严嵩,便立马就会有第二个。
然而,今晚不少人都想成为第二个。
几乎是同时。
吏部尚书郭朴和户部尚书高燿便分毫不差的跪在了地上。
“臣,伏请皇上开新政,以利国家!”
随后就是工部尚书雷礼、兵部尚书杨博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以及通政使司通政使胡汝霖等人,也纷纷跪地表明附议新政。
到这里,基本朝中大九卿都已经表明了态度。
嘉靖目光深深的看了严嵩一眼,而后收回视线,环顾左右在场众人。
诚然。
首辅是个极好的首辅。
在这么多年里,嘉靖坚定的认为,严嵩是他遇到的最好的首辅。
不能让忠心之臣寒心啊。
嘉靖心中微微一叹。
至于当下面前的大九卿伏请新政,已经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
因为就在刚刚,随着皇帝的眼神环视。
太液池畔聚拢的文武官员们,已经跪下了大半。
内阁这边。
在高拱跪下后,袁炜也跟着跪下伏请。
然后就剩下一个李春芳。
朝中大小九卿,则是以礼部尚书严讷为首,也有不少人没有参与到跪地伏请新政的队伍中。
嘉靖嘴角带着一抹冷笑。
所谓新政,从来都不过是一个借口和由头罢了。
当下这些臣子赞成或是不赞成新政,也并不是代表着他们对新政有无看法。就比如如果今天是严嵩反对新政,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严讷当人坚定支持新政。
朝堂之上哪来那么多的新旧之说。
归于核心的问题,其实就只是天下间的利益划分而已。
现在是以首辅严嵩为首的一帮人认为,国家原本执行的利益分配制度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下去,所以需要一套新的利益分配制度来维护当下大局和天下稳定,当然也需要让他们这些支持者能参与到利益的分配之中。
而如徐阶、严讷等人,那自然就是原本利益分配制度的得利者,自然是要反对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
嘉靖缓缓开口:“诸卿皆为朕之肱骨,此诚谏言朕安能不纳?然而国朝抚育黎庶亿兆,朕亦不能独裁而定,此事当交朝廷百官议论,朕开言路,百官可畅所欲言,待言路畅通,朝堂之声和睦,再行定夺。”
皇帝没有当即点头准允,也没有拒绝,而是要求朝廷开始针对新政一事进行讨论。
这才是最正常也是最应该出现的结果。
当然这里面也有皇帝的小心思。
国家推行新政之事,乃是干系重大,朝廷里百官自然是要议论一番,同时他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官员上疏表示赞同新政。
这样一来,新政执行的时候阻力就会变小,而要是出了事也是满朝文武当初一起赞同新政的,大家就得要一起担下来事情。
这是常规的操作,再正常不过了。
严嵩心中也知道,就算皇帝想要新政,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由他自己做出决定,过场和形式是必须要走一趟的。
不然也不会有自己开年后这连番打配合了。
“不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嘉靖却是话锋一转,语气飘忽的让人捉摸不透。
“新政之事,朕亦交付朝廷百官议论。”
“但当下却有另一桩事情,是让朕百思不得其解,困扰许久,不知诸位爱卿,谁人能替朕分忧?”
说着话,嘉靖目光暧昧的扫向眼前众人。
吕芳也在这个时候,手捧着一道奏疏出现在众人面前。
嘉靖侧目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挥手直指。
“这里!”
“就在这里,有人年前上了一道奏疏给朕。”
“那可是将朕好一通大骂啊!”
“朕今日倒是想让诸卿替朕瞧瞧,这奏疏朕该如何回?”
说完后,嘉靖已经不管在场一个个面露疑惑的臣子们,踏步返回万寿宫。
人群中。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应天巡抚海瑞。
则是嘴角微微一扬。
好戏要开场了!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