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段时间不见,李灵钧变了个人似的,沉稳内敛了,在皇甫南手腕上停了一瞬,就放开了,“我去西番,陛下很高兴。”
轻轻晃动的毓珠后,李灵钧的嘴唇抿紧了,是忍耐,是自持。
皇甫南藏起心里的失望,也对他嫣然一笑,“祝你一路平安。”
见她转身要走,李灵钧难以置信地追上一步,“我一去,可能几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回京都了,你没有别的话?”
皇甫南低头想了想,说了句没来由的话,“如果以后在陇右相会,你别为难我阿兄。”
李灵钧琢磨着这句话里的深意,随即把注意力都转回皇甫南身上,“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段平的事吗?”
皇甫南意外地转过身来。
李灵钧道:“我在蜀王府听了一些话——圣武朝京都失陷,陛下幸蜀,南衙卫府兵谏,当时段平是翊府郎将,陛下的亲卫。”
“这些我知道。”皇甫南静静道,“是废太子指使的,要陛下处死宠妃韦氏,因为陛下私下许诺了韦妃,如果她生了皇子,就废嫡长而立幼。”
李灵钧垂眸道:“陛下被逼无奈,命段平去将韦氏赐死,韦氏不肯就范,这时外头喧哗,说是兵谏的禁卫们已经闯到了御幄前,陛下一时着急,夺过段平的剑,亲手刺死了韦氏,还在她肚子上补了一剑。”李灵钧也习惯了天家的寡情,仍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当时……韦氏已经有孕在身了,装殓的人说……是个已成型的男胎。”
所以,皇帝才常年被噩梦缠身,唯恐恶鬼索命。皇甫南失神地摇头,“所以我阿耶就成了阴附东宫,戕害皇子的邪党。”
“陛下很忌讳提起那个还没降世的皇子。因为当时西番兵凶,藩镇作乱,行宫里只报了韦氏病亡,回銮之后,段平就被贬到了云南。昭德十年,段平求见皇甫达奚,想打听陛下对韦氏之死是不是已经释怀。”李灵钧看向皇甫南,“另外,段平还泄露了一个秘密给皇甫达奚——当初和韦氏一同被赐死的,还有韦氏膝下一个刚足岁的公主。段平手下留了情,没有把那个气息奄奄的公主埋在西岭,而是丢弃在了当地人的蛮洞里。”
皇甫南呼吸顿止,有什么话,冲到了喉咙里。
“三条人命,有一条还存活在世上。”李灵钧刚从翁公孺和蜀王口中得知这些事时,也遏制不住激动,可很快他心头就浇了一瓢雪水,冷静了,也平淡了——甚至没有透露一言半语给皇甫南。这会,他才直截了当地说:“段平以为,只要公主完璧归赵,就能得到陛下的开恩。”他摇头,“可惜他是个武将,并不懂陛下的心思……各罗苏不愿惹事,皇甫达奚也劝他打消了这个主意。几年前皇甫达奚奏太子谋反有功,就彻底在段平案中撇清了嫌隙。”
皇甫南还在苦苦地思索。
李灵钧道:“所以,没有所谓的韦妃转世……就算有,可能那人就是韦氏的女儿。”他困惑的目光移到她脸上,“所以,陛下才对你那么留意。”
“不是我!”皇甫南仿佛从梦中惊醒,脸色都变了。那声即将到嘴边的惊呼被她硬生生咽回去了。
阿苏拉则!还有那个被他死死按在怀里, 瘦骨伶仃的小沙弥!那分明是个女孩呀。
“只要陛下在一天,段平就不能翻案。”李灵钧了然地说,“如果他知道你的来历,绝不会允许你留在京都。”
黄色的桂花被打落了满地,雨雾散了,房檐外的天高而远,禁卫三三两两地出来了,在外头说笑,伸着拦腰,招呼杂役僧人把马从厩里牵出来。
皇甫南还站在香案前,她本该痛哭,该彷徨的,可她纤细的脊背挺得直,面孔、脖颈,都和身上的绢衫一样,细雪似的白。
李灵钧走过去,他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心猿意马,毛手毛脚了,只有视线如影随形地在皇甫南脸上。
“以前翁师傅跟父亲说过:争为不争,不争为争,我现在才明白了。在陛下面前,只能退,不能进。”李灵钧离得近了,坚定的声音进入她的耳际,“你问我,不争了?不抢了?不,我还要争,还要抢,但我不与妇人争,我要和父亲争,还要和陛下争,”这是大逆不道的话,但他说来,一点磕绊也没有,“随鸿胪卿去西番,有兵马,有旌节,我正好可以看一看,薛厚在陇右和谁打交道,在计划些什么?在京都做个圣人宠爱的皇孙,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不要一个温顺宽厚的郡王妃、王妃、皇后,我要一个聪敏机变不下男人、不惧天高地厚、能懂我、帮我的妻子。” 毓珠也挡不住他目光里的明亮和热切,“你愿意跟我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