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樵不知道薄韧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他对薄韧出柜已经三年半了,两人从来没有正面聊过他的性取向,他们都有意识地在回避这个禁忌的话题。
杨樵想了很久,最后也没有回复这一条,装作没看到。
薄韧没有得到答案,但他是必须要把这件事搞清楚的。
从日本回国后,杨樵回了趟云州,这次出门给父母都带了礼物,还在免税店买了两条男士皮带,回来后分别送给薄韧和邹冀。
薄韧一家三口在前阵子也刚搬到了新家。
这套房子购于薄韧读大三那一年,当时也没人想到后面会出现种种变故,先是交房时间被延迟,后面艰难地拿到了钥匙,装修进行也是不太顺利,每次装不了几天,就被迫停工,断断续续,直到最近,一家人才总算得以乔迁了新居。
于是这次约在了薄韧的新家见面,杨樵又另外备了份给薄叔叔何阿姨的暖房礼物。
这个地方,邹冀知道,杨樵还没有来过。
邹冀先开车去接了他,再带着他来薄韧的新家。
路上,提起杨樵家也在装修房子。薄韧主动去帮忙的事,邹冀也已经听说了。
“饼干前阵子每天都跑建材市场,”邹冀道,“他们家这新房装修,他都没这么上心,据我所知,可能他也就只指导了下电路走线。”
杨樵呆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很多情绪都在这一声长叹里了。
邹冀问:“你爸你妈知道吗?”
杨樵说:“他们早就知道我是gay了。你指的是什么?”
“你和饼干的事啊。”邹冀道。
“我俩有什么事?就是好朋友。”杨樵笑道,“你别替我加戏好不好,说的像我和他怎么了一样。”
邹冀好是替他发愁,说:“你要怎么办啊?要不找个对象谈谈恋爱吧?北京那么大城市,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能入你眼的帅哥吗?”
杨樵随口找了个理由,搪塞道:“我也是这两年才知道,原来我是个宅男,自己待着就是最舒服的状态,就先这么着吧。”
“是这样吗?”邹冀道,“你今天回来几次,我总觉得你过得不是太开心。”
“这几年都是这样,没几个人能真的开心。”杨樵道,“大家都还要适应一段时间。”
他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把自己隐入了“大家”之中。
邹冀只是关心他,看他不想说,就也没有继续再问下去。
杨樵也没有问他的感情问题,知道他心里仍然还只装着顾遥一个人。
高考那一年招生政策出现变化,顾遥没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退而求其次,选了也在上海另一所的院校,读金融。
经过本科阶段持之以恒的努力,她考上了那所梦中情校的硕士研究生,并在去年取得了本校硕博连读的资格。
现在她已在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同学群里偶尔聊天,她透露过目前是想要留校任教,想搞学术研究,想做一名学者。
上一次见到她,还是那一年杨樵过生日,她和其他女同学们都送了杨樵手工饼干。
然后就是三年寒冬,以及邹冀的人生巨变。
邹冀对她的这段感情,严格说起来,连花都没有真正开过,又遑论结果。
俗话常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杨樵是很难打开心扉的一个人,能和邹冀逐渐成为好友,除了被命运推动着,共同经历和面对了悲欢与离合,也是因为在很多人生取舍上,两人常有共鸣。
邹冀和杨樵都是一根筋,在爱情里都不太聪明,只是各有各的笨法。
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自己的机场,苦等心中的那一艘大船。
到了薄韧的新家,薄韧下楼来,接了他俩上去。
在电梯里,薄韧的视线像什么扫描射线一样,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扫射着杨樵,想看出杨樵在日本有没有那个过。
杨樵感觉到了,莫名其妙地看他。
他又若无其事地收回了视线。
何静娟热情地做了一桌菜招待杨樵和邹冀。
杨樵也很开心,每一道菜,都是他从小就很熟悉的味道。
薄维文还和三个晚辈一起喝了点酒。
薄韧已经入了职,开始上班。孩子们如今都长成了真正的大人。
岁月当真是一晃而过,忽然而已。
何静娟从前是很追时髦的一个人,每年都会去烫当年最时兴的卷发,现在只是定时去染黑,将直发安静地扎在脑后。薄维文看手机,已经需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楚,他的额角还留着那一道浅浅的疤。
何静娟因为患上了心脏病,这三年里没有上过一线,倒有两年在被强制休息,这病就是需要静养,她身体比之从前还好了不少。
薄维文戒了烟,运输公司做不下去,把货车也都卖掉了,今年在跑滴滴,每天没事的时候出去跑几个钟头,只当是赚个生活费,也比较自由。
“终归是……”薄维文和年轻人们一起喝酒,要说句吉祥话,想了想,说,“终归是又都好起来了……干杯!”
薄韧和杨樵举起酒杯。
邹冀笑着说:“一定会越来越好!干杯!”
饭桌上,薄维文也问起了杨樵家装修的事,表示薄韧要是单位忙,去不了,就换他去帮忙盯着工人。搞得杨樵更不好意思了。
但薄维文并不是在和他客气,是认真觉得杨渔舟和赵晚晴不行。以薄韧和杨樵的关系,这点忙,他当然要帮。
又说起自家这房子装修的经历,细数了装修工人连他都想坑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