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听了众大臣的议论,郑庄公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众爱卿所言各有道理,不过寡人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那晋国公子重耳叛父君而逃亡国外,不忠不孝,到什么地方都不受人欢迎,屡遭饥饿。此不忠不孝的人,我们不必以礼相待!”
正卿叔詹一听,心中一惊,急忙说道:“君上啊,可不能这么做呀!晋国公子重耳可是有‘三助’之人啊,这可是上天保佑的人呢,将来肯定会成为国君,我们可千万不能对他不敬啊!”
郑文公听了这话,心里有些疑惑,问道:“什么?‘三助’?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知道呢?”
叔詹赶忙解释道:“君上您想想看,公子重耳的母亲可是狐氏女啊,狐和姬可是同族呢,这种同姓结婚的人,那必定是与众不同的,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就是‘第一助’啊!
再看看现在,重耳流亡在外已经快十八年了吧,国内却一直没有安定下来,也没有人能够管理好国家,这不就说明老天爷一直在等着这位贤明的人回国当君主吗?这就是‘第二助’啊!
还有那些跟随公子重耳的人,像赵衰、狐偃、介子推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啊?如果重耳得到他们的帮助,那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就是‘第三助’啊!公子重耳有这样的‘三助’,将来肯定会成为一国之主。主公您应该以礼相待才对啊!”
郑文公听到叔詹的话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赞同叔詹的意见。他认为重耳已经在外流亡了十八年之久,如今都快六十岁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叔詹看到郑文公如此固执己见,心中感到十分担忧。于是,他再次向郑文公进言,表示如果郑文公不愿意以礼相待重耳,可以考虑直接将其杀死,以免日后给郑国带来麻烦。
然而,郑文公听了叔詹的话之后,却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叔詹的建议简直就是荒谬至极。他质问叔詹为何要一会儿让他礼遇重耳,一会儿又让他杀了重耳。对于郑文公来说,他实在想不通礼遇重耳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更不知道自己与重耳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杀掉他不可。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着郑文公的观点,表示与其让重耳进入郑国,不如让他离开。他们觉得只要看不到重耳,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因此,他们主张将重耳赶走,让他前往其他国家。
最后,经过一番讨论,郑文公决定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并立即下达命令,让守城的士兵紧闭城门,禁止公子重耳进入郑城。
重耳一行人正在城门口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结果就听见魏犨喊了起来:“公子,快看!新郑的城门怎么关了?这大白天的!”众人一听,循声望去,果然看见城门在缓缓闭合,而那些还没来得及进城的人便吵嚷了起来。
魏犨赶忙跑过去打问情况,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郑文公为了阻止公子重耳进城,竟然干脆将城门给关了!
魏犨气愤地将打听到的情况告诉了众人,重耳听后嘴里恨恨地撂下了一句话:“哼,郑文公啊郑文公,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你竟敢如此羞辱于我!此仇不报非君子!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