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未来主持东南大局的治世良臣——胡宗宪!
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但由于名次的问题,他并没有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所以就被安排到了刑部观政。
在观政了两年之后,胡宗宪被授予了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在益都县任上,胡宗宪就展示出他的政治才干。
他先是组织广大的益都百姓,扑灭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后又对益都当地的强盗进行招降。
这些盗贼在益都为害多年,但胡宗宪却用他出色的政治才能,用安抚劝降之策,将这些群盗解散,并又将其中可用的千余人编为义军。
由此可见,胡宗宪此人不光有治事之才,还有治兵之才。
是一位难得文武双全的全能型人才。
后来的他历任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又进一步的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
所以在嘉靖三十年的时候,胡宗宪就被任为湖广巡按,参与平定当地的苗民之乱。
现在胡宗宪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又从湖广回到了京师。
看着眼前这座巍峨沧桑的天子之城,胡宗宪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做官十余年来,除了一开始的刑部观政生涯他在京师待了两年之外,余下的日子里他不是山东,就是宣府,大同这样的边镇地区,现在又在湖广待了几年,终于也平定了当地的苗民之乱。
这次回京述职,胡宗宪也不禁想象着自己是不是又要做一次京师的匆匆过客?
一想到这里胡宗宪的心里也是一阵叹息。
大明朝的官和历代以来的官制都不太一样。
大明朝的官职好像是一个双规体系。
那些能留在翰林院的清贵们,他们的升迁路径就是在京师打转,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平步青云的从翰林做到六部内阁这些可以左右朝廷大政的重要官职。
可是像胡宗宪这些有实干才能的人,就因为考试名次的问题,错失了进去翰林院的机会,他们就要像一只没有家的孤雁一样,努力的在外面盘旋,在外面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才能可能获得朝廷的青睐,慢慢的从基层爬起。
但能爬到的高度,也被限制的死死的,除了极個别好运的能做到实职的六部尚书之外,剩下的人顶了天也就是一个加了尚书衔地方总督,无缘参与到中央朝廷的决策管理之中。
所以,此刻的胡宗宪心中也在想着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将来到底是一位管理一方的督抚大员,还是一位可以登堂入室的宰辅良臣?
但是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胡宗宪很清楚自己这辈子可能是没有机会留在京师任职了,京师只是他匆匆的人生旅程之中的一处临时站点,到了站之后只能匆匆的看一眼下一站在哪,然后就得离开这里。
可以说这样的未来,对于胡宗宪而言也是一种残酷。他明明有治世之才,可他偏偏就是没有可以留在中枢的机会,只能像孤雁一样,继续的盘旋在外,向朝廷里的肉食者们证明他的价值。
___________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