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实现海运除了要有突破性的新思维之外,还要有大投入,首先能够远航的大船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还要有护卫万里海疆的强横水师。
否则的话,一切都是镜水月。
但是不管是能够远航的大船,还是能够护卫万里海疆的强横水师,这都需要天文数字一般的资金投入。而大明朝缺的就是银子,缺的就是钱。
所以,这条路从一开始想那就是一条死路。
当然,这条路对朝廷而言是一条走不通思路,但对于民间而言却又是另一番情景。
今人在看明清时代历史的时候,总是第一反应明清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腐朽时代。
其实这也是一种历史错觉。
尤其是在大明朝嘉靖时期之后的大明最后几十年里,大明朝根本就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
在嘉靖时期之后,大明朝与来自于海上的欧洲文明接触可以说是最没有任何忌讳可言的。
那些来自于欧洲的商人可以在澳门登陆做生意,来自于欧洲的宗教传教士也可以自由的在大明朝境内活动。
就比如后世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人家不仅可以结交徐光启,叶向高这样的内阁大学士,还能把徐光启给洗礼成基督徒。
而且两边的文化交流也不仅限于此宗教,自然科学方面也是涉及。
利玛窦不仅带来了世界地图,还跟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
在万历皇帝的时候,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觐见万历皇帝之时,万历皇帝也没把他们当做是洪水猛兽,更是在利玛窦身故之后,大手一挥的赏赐了这些在华传教士一块专属墓地,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风俗礼仪在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安葬在华身故的传教士。
所以后世要说大明朝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其实是一种不准确的历史定论。
大明朝只是时间久了,内部的问题积重难返,无法做到有效的改革,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落后腐朽的时代。
但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风气上,大明朝依然是一个积极向上,包容万千,有容乃大的上国,它依然是带着无比骄傲的文化自信,在吸收和融合外来的文化特点。
并不是有些时代嘴上喊着自信,其实又对别人的文化喊打喊杀,不过人家的节,不穿人家衣。
殊不知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不管是日常的礼仪,还是日常的穿着变化,其实都是一种迎接新时代的新变化形态。
而且,被有些我们某些喊打喊杀的国家,人家都不介意将我们的节日设置为法定节日来庆祝。
由此可见,我们有些人的文化自信其实就是假自信,真自卑!
连一点积极向上,有容乃大的文化气象都没。
要知道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其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不断地包容,不断地学习进化,才有了后来的汉唐盛世。
要不然真的守旧不变,那么现在可能连个椅子都没得坐。
所以,对于文明文化的发展,就是要像汉唐以来的时代一样,以积极的姿态,以广阔的胸怀,有容乃大的海纳百川,才可以使得我们的文明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具有无限潜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