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载坖能够帮他们实现一定的温饱,又能用一些比树木还要坚固容得的材料,帮他们筑屋搭房,那么北方的自然环境应该也会有些许的恢复。说不定,这也能提前拉开朱载坖彻底治理黄河的序章!
要不然,北方的环境一直恶化,黄河的泥沙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
那么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泛区百姓们,他们就将永无宁日,并要承受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的黄河决堤之险!
因此放开一部分专利,对于朱载坖而言既是生意,也是一种治理。
而且,水泥的生产要求也高,这些兴冲冲卖了粮的大户们,只要他们想搞水泥和石灰等建筑材料的生产生意,他们就得再巨资来买西山机械厂生产的各式蒸汽设备。
这玩意的技术,也不怕泄露,更不怕他们模仿,朱载坖就担心他们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搞这一类的产业升级。
如果他们其中有人能够根据现在的蒸汽设备,搞出更有生产力的发明,那对于朱载坖而言也是赚了。
因为以朱载坖的身份而言,他要赚可不仅仅只是银子,而是整个大明的未来。
所以,朱载坖也是很期待这些具有聪明才智的大户们,在感受过机械力量之美后,能够发挥出一些主观能动性,搞出一些更加让朱载坖出其不意的新发明。
说不定他们这一折腾,也能间接的培养出一个大明版的瓦特,把朱载坖这半吊子的蒸汽机技术往前再推一步。
到时候,有了新的技术,那么现有的生产力不就又可以有一个新的提升吗?
可以说这就像是一个正向的发展循环,只要给他们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趋势,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
所以在做完了这些规划之后,朱载坖又把目光放在了一个他一直关心的方向之上。
那就是——东南!
这几年的东南倭患有愈演愈烈之势,朝廷只知道这些倭寇要么是海上来的,要么就是一些胆大包天的海商在海上落草为寇,搞出来的乱子。
但其实倭寇之乱的根源是因为现在的倭国正在经历残酷的战国群战,战败的倭国武士和浪人们,他们无法在倭国立足,所以就只能乘着小船到大明的海岸线打秋风,学起了草原鞑靼那一套抢完就跑。
所以再加上大明本身也不重视水师和海洋利益的传统,这些倭寇来往于大海之上,如入无人之境,让大明东南的海防问题很是令人头疼。
虽然为了消灭这些倭寇,朝廷也前后委派了不少的能臣干吏过去,也放开了一些兵制上的限制,允许一些有能力的武官招募一些青壮为兵。
可是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就没法子从根子上把倭寇之乱给杜绝了。
因此现在的东南倭患,除了让人牙疼上火之外,更多就是让人感觉有力使不出来,没法子对这些倭寇造成实质性的打击和创伤。
所以在这个时候,朱载坖决定发挥一下自己监国的作用,准备推荐点能人过去,先把场面稳定住,然后再图其他的治理。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