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知道了知道了!”江长河坐在驾车的位置上对江瘸子摆摆手:“我们走了,您回吧,怪冷的天,别站在这了,咱们晚上就回来了。”
有啥好送的呀!
江瘸子很想说:你回不回来的无所谓,你娘要回才行!
因为陈家那边的态度,每次儿媳妇回娘家他都担忧得不行,生怕儿媳一去不复返。
“我也想去外婆家。”
等陈氏走了之后,蛋蛋这才拉着姐姐桃桃的手摇了摇,憋着嘴:“我想外婆了。”
“我也想外婆了。”桃桃皱了皱小鼻子:“每次去外婆都给咱们烧肉吃,我想吃肉。”
“昨儿不是刚吃了吗?”二哥江长西曲着手指,对着跟前的两个小脑袋一人轻拍了一下,说道:“咱们人多马车坐不下,等下次。”
江家村里,好些婆婆收拾好包袱送儿子儿媳出门去外家,大雪天,路不好走,几家比较远的又邻近的便雇了老江家的牛车,就比如陈氏,几家人轮着赶车,和最远的那一家商量好晚上回来的时间,让他挨家挨户去接,或者是去到指定地点。
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回的,因为婆家这边也有大姑姐小姑姐回娘家,总得有人招待才行。
刘氏和秦氏一个身体不好,一个挺着大肚子,实在是不方便回去,见大嫂回娘家去了,自己也很想见娘家人,但大年初二派人去把亲娘接过来又不合适,只能按耐下心来等两天再说,和婆婆一起招待回娘家的三姐。
往年,江粱巳时左右就差不多能到家了,可今天过了午正都还没有见到人,村里其他人家也一样没有见到女儿,虽然知道大雪天路不好走,但还是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
在未知的情况下,人总是会胡思乱想,特别是亲眼所见相熟的隔壁的贾家村,一条村的人死得就剩半条村了,害怕女儿也……
不少老太太站在村口伸着头往远处看,好像这样能看得远些,能看到想看到的人。
“来了来了!”这时一个老太太喊了起来。
“哪呢哪呢?”杨老太眯着眼睛到处看,终于看到了远处慢慢驶来的小黑点,由远及近,是一辆骡车。
骡车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格外显眼,骡子的蹄子一提一放,踩在雪地上,费劲巴拉地走,哼哧哼哧地喷着白气——要累死骡了。
“骡车啊……”不少老太太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得失望,因为她家闺女买不起骡车。
不对——
万一像她们村一样,是雇的呢!
“是春喜和阿粱吗?”
马车快要到了的时候,王老太没忍住上前一步大声问道。
“对,我是阿粱!”
江粱听到有人喊,忙掀开车帘子应道,这是一个三十来岁,容貌俏丽的妇人,她往外这一看,吓一跳:“娘?你们在这干什么呀?赶紧上来,等下冻着了!”
“岳母。”赵盛被马夫扶下马车,就想要去扶杨老太,后者见到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了,没上马车,摆摆手道:“没事,捂得多着呢,冻不到!”
她又问江粱:“小粱啊,你们回来的路上有见到其他人吗?”
“没有。”江粱也下了车,她摇摇头,她一路上还特地留意着,这么冷的天,要是碰到村里人回家,顺便捎一段路也好啊,然而是一个都没有碰到:“可能是雪天路不好走,回来迟了也说不定。”
“婶儿。”江粱看向王老太说道:“春喜姐的婆婆走了,她说年初五才能回来。”
春喜同样是嫁到镇上,婆家离江粱婆家不远,往日里也经常走动,过年过节什么的,要是江粱家的骡车方便,还能坐得下人的话,就会载他们一道。
所以王老太看到骡车才会问是不是她女儿春喜回来了,只是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江家村这边有习俗,那就是如果嫁出去的女儿的婆家要是有重孝的话,例如丈夫、婆婆、公公或者是爷爷奶奶走了,那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年初二这天回娘家的,得到年初五才行。
听到这么个消息,王老太大惊:“亲家走了?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怎么没有人来报丧啊?”
江粱叹了一声,春喜的婆婆那是个挺和蔼的老太太,人很好。
“说是下大雨那时,上山躲雨的时候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中了,当场人就没了,那时候在山上躲雨,山下的路都变成了河,实在是无法报丧,等水退了,都过去两个月多了。”
这个时候再报丧还有什么意义呢?
加上又开始下暴雪,不仅是春喜家,还有很多人家的丧事都是简单办了——
没有做棺材的手艺,就自己伐木打了个木箱子,挖个坑,把亲人的尸骨放进去,就回土埋了。
下山之后,至今都没有时间把尸骨移回祖坟,怎么向亲朋报丧?
“啊这……”王老太很是唏嘘,但知道女儿没事,也算是放心了。
但江屠户老娘很是担心哪:“阿粱啊,你夏姐有让你带话吗?你见到她了吗?她婆家有没有事啊……她啥时候回家呀?”
江屠户唯一的姐姐江夏嫁到离镇上不远的村里,她过年过节要是有事回不来,就会在路边候一候江粱,让她给家里带句话。
古代通讯不发达,消息传递一般都是这样。
“夏姐她………”江粱原本还笑着,但听到这个名字笑容一下就敛了起来,突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