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醒来,李世民仿佛也看开了很多,温言道:“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就连朕也没有料到。朕倒下的太快,也留下了太多隐患,大唐内有世族为祸,外有突厥猖狂。”“你这一年来,独自支撑,也很是不易,不管是非曲直,朕都不怪你。”
李承乾心里暗赞一声,果然不愧是天可汗,长孙无垢觉得李世民会责怪自己。但李承乾却认为,无论是做为一个死而复生父亲,还是曾经的大唐帝国的主人,李世民都不会太过苛责。
死过一次的人才会知道,生命有多宝贵。
那些寻常人视之如命的权势、地位、名望和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只有亲情和健康,才是最珍贵的。
“父皇,您这么说,真是让儿臣惭愧万分。”
李承乾一脸愧疚的说道:“儿臣接位这一年来,无一刻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修战事、止兵戈、团结兄弟、信任父皇留下的老臣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守成的方略。”
“无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才导致了四面楚歌的情景。总之,都是儿臣的错,儿臣愧对了父皇的信任。”
李世民眼神一闪,忽然道:“高阳这丫头都被朕宠坏了,竟然干出了私通和尚,败坏皇家名誉的事情。不过还好,她尚知廉耻,知道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以一死来洗涮自己的清白,倒不愧是朕的女儿。”
“父皇.”
李承乾脸色一僵:“都怪儿臣没有照料好,不然.”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罢了,她的事情都过去了,不提了,辅机和朕说,李恪率一万大军叛逃大唐,去了西方,朕想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呃.
李承乾这才明白这来,高阳的事情不过是虚晃一枪,李世民真正关心的还是李佑。
于是把当初发生的事情挑着‘重点’说了一下,随后直接道:“父皇您知道的,当初您为了大唐的千秋万世计,把雪域高原分成数十份,给了宗室和诸位亲王。”
“让他们永镇高原,替大唐守好边疆。”
“可他们嫌弃雪域苦寒之地,都不愿意去,您一病倒,他们都不服儿臣,也不听儿臣的,联起手来抵制您定下的封藩之策。”
“这其中又以三弟为首,联合五弟、六弟和七弟,他们以后宫的杨妃娘娘为纽带,在朝中有岑文本和萧禹等前隋遗留的老臣,在军中有柴哲威、孙荣等军中将领为羽翼,隐有和朝庭对抗之意。”
“甚至还有人暗中收买蜀地的蛊师,欲对儿臣下毒手。是以在发生行刺侯君集之事后,朝中众臣就准备弹核李恪”
“哼,此人是谁?真是找死。”
李世民上次就是被人暗算,是以对此极为敏感,闻言愤然起身怒道:“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对于胆敢弑君之人,无论何人,都应处以极刑,诛其九族。”
“父皇不用担心,父皇留给儿臣的百骑司和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再说后来此事都化解了,父皇也不必再追究了。”
李世民一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敢对皇帝下毒的人,所谋必然是帝位,不是李恪就是他身边的那些人,甚于宫里的杨妃都有可能,根子还是朝中的权力之争。
李世民思虑了一会儿,皱眉道:“若是朕没料错,行刺侯君集的应该是胡人,朝中弹核李佑的是长孙无忌吧?”
唔.
李承乾脸色一怔,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李世民,这千古一帝就是不凡,政治敏锐度极高,仅仅只是听他介绍的一些形势,就能堪破雾障,直达问题的核心。
“哼”
李世民见折服了儿子,自若的一笑:“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就是如此。朕即然把江山交给了你,你自然应该为了维护社稷而巩固权力,那些不属于皇权一系的力量,理所应当的要进行打击和消弱。”
“侯君集和长孙无忌是你的两条臂膀,他们出手正合其理。”
“何况,侯君集是个武夫,也玩儿不出什么新样?贞观三年的时候,他就用过这招来对付李恪,杀了程蕴良,现在也不过是故伎重施。炮制一出模棱两可的刺杀案,再由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呼应。”
“你这个皇帝在顺水推舟,李恪用了二十年营造出来的势力自然土崩瓦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