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苟在明末当宗室

关灯
护眼
第883章 太子之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883章 太子之师

“一个稳字看似易,却实则难,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朱慎锥正色说道。

孙承宗心中微微一暖,不由得对朱慎锥大起知己之感,朱慎锥的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里去。

行难知易,莫不如此。他孙承宗这么多年为大明在辽东镇守,看似无赫赫之功,可的确做到了改变战局、收复失地、遏制建奴的成果。可惜朝中衮衮诸公都看自己这个蓟辽督师当的容易,可谁又能知道其中的艰难呢?

孙承宗嘴上客气了几句,心里却是很高兴的,但他老于官场自然也不会被朱慎锥轻飘飘的几句吹捧就昏了头,在来京之前孙承宗就断定朱慎锥找自己绝对不仅是见个面这么简单,堂堂皇帝三番五次派人找他一个退休的老臣,难不成就因为自己之前的那些功劳么?他孙承宗还没自大到这种程度。

不过朱慎锥不主动提,孙承宗也不会主动询问,两人借着辽东情况讨论了好一会儿,转眼就小半个时辰过去了,直到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朱慎锥这才说到了正事。

“太子?”孙承宗略有诧异,他怎么都没想到朱慎锥请他来京是因为此事。

“正是!”朱慎锥微笑着点头,说道:“太子名分已定,国有储君乃国家幸事,但仅立储却依旧不足,太子执掌东宫,为国家储君,未来的天子,按祖制自当出阁读书,不过朕如何当的这个皇帝,想来先生也清楚,太子早些年居山西时虽也读了些书,可实则只是粗通文墨,认识些字罢了。”

“既然如今已为储君,太子读书一事自是大事,这些日子也有不少人向朕提及此事,朕想来想去这件事的确不能耽搁,但老师好找,良师却难觅,先生曾为先帝之师,又是少师兼太子太师,自是最合适的人选。”

孙承宗有些无语,朱慎锥这番话看起来没问题,可实际上哪里是这么简单。

他孙承宗的确是天启皇帝的老师,身上也的确有着少师兼太子太师的官职,可问题在于他孙承宗实际上并不是当太子老师的最好人选。

当年天启皇帝读书之所以挑选孙承宗,并非孙承宗的文采有多好,孙承宗少年时虽有聪慧之名,可科举之途却不顺畅。

他很早就中了秀才,可之后屡考不中,无奈只能通过选贡以监生的身份入国子监读书,之后在京蹉跎了多年,直到四十岁后终于一举中榜,这才迈入仕途。

当了官后,孙承宗在翰林院任职,一直负责修起居注、编纂文书、主持考试等差事,这个官当了十多年,直在万历四十七年才升任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

万历皇帝驾崩后,泰昌皇帝登基,可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泰昌皇帝就因为“红丸案”也驾崩了,随后就发生了移宫案,天启皇帝以太子身份登基为帝。

天启皇帝登基后不久,当时东林党为了掌控天启皇帝,对其施加影响,打算在天启皇帝身边安排几个老师,由于孙承宗在中进士之前曾当过很长时间的一段教师工作,再加上他在翰林院又负责了十多年的科举考试工作,而且孙承宗的座师礼部尚书孙慎行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再加上孙承宗也算是东林一脉,就这样孙承宗就成了天启皇帝的诸多老师之一。

也许是因为眼缘的问题吧,留着长须的孙承宗相貌堂堂一身正气,而且他在当官之前给不少人当了多年的老师,在翰林院又一直负责科举的工作,对于如何教授学业颇有心得。

所以在给天启皇帝讲课后,天启皇帝很快就喜欢上了孙承宗,并公开说过“甚喜孙学士,我偏懂他讲”的话。

这么多侍讲学士中,唯只有孙承宗入了天启皇帝的眼,而且孙承宗和天启皇帝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亲近,再加上孙承宗这人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孙承宗虽算是东林党,可他和其他东林党人不同,从不夸夸其谈,更注重实际,一来二去,孙承宗就成了天启皇帝唯一的老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开局洛城巡警,我有悍警系统 见龙定鼎 阴阳提灯人 我在游戏里功德成圣 穿越寿元尽,我氪级换命 从武圣开始 亮剑,从游击队开始 夺宋:水浒也称王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