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是他一直坚持的政策,也是他工业革命计划的重要的一部分。
佃农和普通的自耕农是没有什么购买力的,他们每年光维持生存便已经用尽了全力了。
而大明内地的土地兼并已经越来越厉害了,移民不仅能够减少大明内地的压力,也能制造出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农。
大明的腹心之地,人口稠密,人地矛盾严重,人多地少,所以只能进行精耕细作去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如果移民到海外或者边镇就不一样了
下南洋,占了气候的优势,能一年三熟;走西口去河套也是宜于耕种的地方;闯关东去辽东则有黑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的优势。
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都是地多人少,一户人家能分个上百亩地去耕种。
一户人家,在大明内地只能耕种二十亩土地,精耕细作,假如一季能收一石半粮食,一年两季也不过是收60石粮食,留下自己吃的粮食和种子,再缴税缴租子,最后根本没什么农业剩余,还要在农闲时节去打零工去补贴家用,这样根本就没什么消费能力.
同样的一户人家,到了河套和辽东一年也能种两季,耕种一百亩土地,耕种如此多的土地自然是不能精耕细作了,只能用更加粗放的方式进行耕种,所以收成肯定会更低,假如一亩一季的收成是一石粮食的话,那一年两季能收粮食200石,这样这户人家的农业剩余要远高于在内地耕种二十亩土地。
毕竟在这个没有科学育种技术和大规模生产化肥的年代,根据边际递减效应,收成到了某种程度,精耕细作所能带来的提升会越来越少.
而有着大量农业剩余的农户就成为了富农,就有了消费能力,能消化掉大明皇家集团生产出来的各种工业品,也能供给大明皇家集团更多的粮食
这样也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的人能够脱离农业生产,加入到工业革命中去
这样看来,移民其实就是把更多的大明农夫从内地低效内卷中拯救出来,来到边镇通过增加生产资料的方式增加粮食产出.
可能有人会觉得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一户人家耕种上百亩土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一户人家四五个人完全能够耕种的过来。
在春秋时的《孟子》里就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唐代贞观时期一个男子成年后就会被分上20亩永业田,和80亩口分田,可见一户人家用粗放一些的方式去耕种上百亩土地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到了河套和辽东后还有畜力上的优势
大明现在的现实的情况就是,哪怕朱厚烇在北方搞工业革命搞的风生水起,朱厚照在北方节节胜利,大明的各地仍然不断的有流民产生,也不断的有百姓揭竿而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