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是一个被高墙环绕,与世隔绝的镇子,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镇子的情况,周围的环境,以及一种叫做“金毛兽”的神奇动物。
第二章也很快就被读完。
看了两章后,斋藤玲奈第一次有种一头雾水的感觉。“真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故事啊!而且看起来主人公都是两个”斋藤玲奈很信任北川秀的写作能力,也相信他不会在这种时候敷衍了事。
听说他为了写好这本书,还特意去北川网络实地考察了一周。
可目前看,单这两章内容,完全意义不明啊!
“金毛兽到底是什么,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写的意义。”斋藤玲奈迷糊了,只能继续往下看。
北川秀这次一共发了十章过来,【冷酷仙境】和【世界尽头】各五章。
随着剧情深入下去后,斋藤玲奈渐渐感受到了这篇小说的魅力。
【冷酷仙境】显然是以现在的东京社会和大公司为蓝本,里面的计算士就是程序员和社畜们。
他们的人生单调而痛苦,故事虽然是在说一个奇幻风格的“计算任务”,但实际上隐射的便是上班族们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
里面的一些细节让人动容,能感受到北川秀确实实地考察过,仔仔细细研究过上班族的生活情况。
将现实生活包裹进一个科幻皮的小说里,这种构思无疑是超越时代和认知的。
至少日本文坛还没出现过类似的文学作品。
加上【冷酷仙境】故事里充斥着浓郁的“北川秀风”,斋藤玲奈看完这个篇章的内容后,认为可以给它打9分(满分10分的话)。
但问题也来了。
比起【冷酷仙境】,【世界尽头】的故事线完全不知所云。
从故事剧情看,主人公在进入镇子的时候像其他镇民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影子。
镇子里气氛祥和,居民相安无事,然而他们都失去了影子,也失去了心,没有感情,没有爱。
不能完全失去心的居民会被放逐到森林深处过着艰苦的生活。
而居民们的心则被嵌入无数独角兽头骨中,化为“古老的梦”存放在图书馆里,主人公“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这些梦。
这故事看起来荒谬、莫名其妙,斋藤玲奈抓不准核心。
其实北川秀第一次看这本书时,也曾因【世界尽头】的故事线而感到烦闷。
比起紧张刺激,更有代入感的【冷酷仙境】,【世界尽头】是个什么玩意儿?
如果能拍成影视剧,【世界尽头】倒是挺有氛围感的东西。
实际上后来真有人把这个故事内核与元素利用起来,拍成了电影。
在香江的一部知名恐怖片《鬼域》里,身为小说家的女主误入鬼域,然后到了一个中介站,里面像是图书管理员的老伯,以及中介站的设定和氛围,就是借鉴了【世界尽头】。
可惜现在没有什么影视作品来辅助读者看【世界尽头】,他们大概率会和斋藤玲奈一样两眼一抹黑,完全搞不懂北川秀的用意。
在草稿的后面,北川秀用钢笔亲自写了一排字——“谨以此书献给含冤而死的渡边泰子”。
这下让斋藤玲奈大吃了一惊。
她记忆里叫渡边泰子的名人只有一个。
东电ol被杀事件,即便热度已经过去许久,但还是非常敏感。
不少政府部门来打过招呼,希望出版社和报社不要触及这个案子,让它的热度降到最低。
北川秀这一句话
她连忙打电话过去。
嘟嘟嘟几声后,北川秀慵懒疲惫的声音传来。
“玲奈?”
“是我。我刚看完了《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她言简意赅的把最后的寄语,还有对【世界尽头】的疑惑给说了出来。
北川秀似乎并不意外,很快就解释道:“是这个啊。我写渡边泰子,没有诘问某些人和组织的用意,只是含冤而死这个说法,并不算敏感吧?”
“话是这么说”斋藤玲奈点了点头,本想说些什么,但转念一想,北川秀连过去的战争都谴责了,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他确实没有指名道姓和明目张胆的讽刺。
“等看完整本书,读者应该能体会到我的用意。”北川秀继续说道,“至于【世界尽头】,只是这十章,一头雾水也正常。你放心,随着剧情进展,很快你们的疑惑就会被解答。”
要想一口气把心中的疑惑弄明白,只有全部看完小说才行。
但小说是连载的,这次要连载四个月,不可能一蹴而就。
北川秀也不觉得自己的读者那么没耐心,因为前面过于慢热,就直接弃书。
在隔壁的网文时代,也许这种写法会导致扑街,但此时的纯文学读者们耐心还是充足的。
他当然也可以提速和删减剧情来规避这些问题。
但思前想后了许久,北川秀还是觉得前面得笔墨描绘下【世界尽头】这个小镇的氛围感,后面才会足够震撼。
他都这么说了,斋藤玲奈当然会全力支持。
挂断电话后,她便继续看起了《追忆似水年华》。
这份草稿也同时通过电子邮件发到了法国,被心心念念的奥利维亚第一时间收到!
还是晚上的法国万籁俱寂,在自己房间躺着看书的奥利维亚兴奋的把稿子打印了好几份,先寄给了同样对北川秀新书十分好奇的奥德梅松等人。
现在《伊豆的舞女》热销已超50万册,在法国总统的全力推荐下,这部小说成了第一部打破海外书籍销售法律的特例——文化部门允许它在法国全国销售。
因此短短一个月,《伊豆的舞女》就破了100万总销售的纪录,并且还在朝着更高的山峰攀登而去。
北川秀的名字响彻巴黎的街头巷尾,加上他是法国文坛推荐并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外国名人之一。
《北川秀小说集》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奥德梅松等人早已预订了一本。
此时正在和孔贝斯科商讨诺贝尔文学奖最终会落谁家的奥德梅松,收到奥利维亚寄来的稿子后,立刻精神一振,连忙打住话头。
“《追忆似水年华》?这名字.”他皱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