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去茶铺坐坐?”李久昌看着密密麻麻人影,说道。
李承平苦笑着点头,只能如此,还是等人散的差不多了再说。
县衙附近没有二层小楼,应该是依规不许建造,茶铺中早没了单桌,李承平找了处人少的位置,朝背对着他喝茶的人轻声说道:“仁兄,介不介意拼个桌。”
“是你。”
凝眸一看,李承平才发现原来还是熟人,这不是烧坤少年吗!
眉毛一裹,绸缎少年道:“相聚即是缘,随意即可,在下柳安。”
“李承平。”
笑着表明身份,李承平回头道:“过来坐吧!”被茶铺小二看的发毛,紧接着开口,“再来一壶热茶。”
不点一壶热茶,李承平真怕被小二给瞪死个一百遍。
随后,几人就喝着茶闲聊起来,多数时候是李承平在说,他们在听。
柳安和他们并不太熟悉,但有了李轩这么个大大咧咧侃大山的在,几人不一会倒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操着一口浓重的官话,李承平就知道柳安大概很少在关中生活。
毕竟关中老爷们,哪个不是口音极重。
简单询问才知,柳安自幼随父赴京上任,先前一直在京城进学,临近县试,回乡参考。
“柳兄为何不将户籍迁往京城,何苦远涉千里回乡。”李承平不解的问。
柳安低声苦笑道:“李兄以为我不想吗!实属难度太大。”
“迁徙户籍是要交一大笔钱的,我虽自幼在京,但父亲留恋乡土,实在难弃,而且,京城考试难度可比陕西高好几个档次,何苦为难自己。”
还真是,京城教育资源好,可压力也大,参考士子远超西北,与其在京城内卷,不如回乡轻松。
现在可没有什么教育公平的说法,京城上学,西北西南去考试,只要有能力折腾,怎么做都行。
正待多聊,县衙门口却已经张榜。
止住话头,几人纷纷朝远处望去。
柳安的书童阿谷‘蹬蹬’跑了过来,挤过人群就高兴呼喊,“少爷,你中了第四名,是县前列。”
“恭喜呀!柳兄。”
面露喜色,柳安却故作镇定,“低调低调,不值一提。”
还以为柳安谦虚,谁知他下一句话,就让李承平觉得这小子还是挺臭屁。
“意料之中呀!百舸争流,我独占鳌头,发挥有点失常,否则头名必然不会滑落。”
“嘻!”
李承平拉住想要挤过去看榜的李振良,不急于一时,等人散去在此也不迟。
县试考过,不过是拿到了参加府试的入场券,柳安虽然有点自视甚高,但还没有小看天下士子的无知地步。
瞧着李振良面露急色,柳安按下激动的心情,好心指着李承平道:“可有见到李承平,李公子的名字。”
阿谷一愣,疑惑道:“少爷,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县案首,我怎么从未听你说过。”
端起来的茶杯差点脱手,柳安把杯子一放,惊讶道:“县案首,第一名是李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