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种地日常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五福晋116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到了就好,有了粮食百姓们就不会挨饿了。

胤祺看她这样子,也忍不住跟着扬了扬嘴角,“就这么高兴啊。”

安清使劲点了点头:“对啊,当然高兴了,就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对清朝灾荒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三年期间,山东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出现大饥,史称“山左奇荒”。

“人相食,民生大半,至食屋草。”

安清当时看到史书上这短短几行字,眼前出现的却是百姓们食不果腹的场景,十月秋方尽,农家已绝食,能在这种大灾之年撑下来的,少之又少。

人最怕的就是天灾人祸,人祸还尚可想发设法避免,但在天灾面前,人却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灾后救灾的各项事宜。

这几年,安清一直都有在默默筹划,她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能力,但还是想为这些灾情中的百姓们稍稍谋出一条生路来。

所以,她推广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山东向来是种植小麦的大省,这种一年两熟的法子是让他们余粮充盈最快的法子。

还有在蒙古各部推广番薯种植,也是想着在改善当地牧民生存条件之余,也能在关键时候给灾区伸出一些援手,毕竟,蒙古地区普遍还算是风调雨顺,没什么山东这种连年大灾的情况。

她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在这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农学人,她在此刻觉得无比的自豪,也前所未有的满足。

胤祺静静地看着烛光下人儿,心里也忍不住为安清骄傲。

她何止是了不起啊,这些年来,她踏实做的每一件事,在这一刻却显现出这么直观。

尤记得在江宁府那次,她面带期待地说想让更多人能吃饱饭,能活下去,如今她却是真的做到了,她让此次山东饥荒中无数百姓活了下来。

这是何等了不起之事。

安清高兴一番后,突然想起了正事,问道:“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请皇阿玛来咱们府里啊,折子可写好了?”

胤祺回道:“我想着过几日就去说,山东灾情如今也暂时控制住了,皇阿玛想必也有这个心情。”

安清点了点头,说道:“我今个进宫也同皇玛嬷和额娘说了,她们说支持咱们的决定,皇玛嬷还说了,若是需要她同皇阿玛开口,你尽管去同她讲。”

说罢,她似是想起了什么,“按照时间看,我二哥的折子应该也递到皇阿玛那里了。”

胤祺轻‘嗯’了声,“那咱们先等着吧,若无意外,皇阿玛定会先召见你。”

安清也这么觉得,但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你觉得皇阿玛能同意吗?”

胤祺沉思了一瞬,回道:“经历过此次山东大饥之事,我想皇阿玛应该也意识到了蒙古各部及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很大可能会同意的。”

安清听他这话,瞬间放心了不少。

如今京城是多事之秋,她和胤祺之前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暂时避出京城去,但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康熙是否会同意。

按照安清的打算,她是想去东北奉天省筹设一个大型的农事试验场,那里地大物博,如今尚未开垦耕种的土地很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如今的大清而言,兴办农业教育和筹设农事试验场对改进农业条件这块还是很必要的,这几年农事学堂已经算是上了轨道,安清也有意识培养了几位农政司的官员,编写了一些基础的农学书籍,接下来由他们来授课也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毕竟,农事学堂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科学种田农事速成班,不涉及科研这块,那些基本知识都是现成的,也没什么难度。

至于筹设农事试验场这事,她是准备从各地引进栽培各种农作物,从而在种植的过程中进行改良品种,推广反复试验后,再推广给普通百姓,这也是推动农业发展很重要的一步。

而她后罩房的那农庄,就是这农事试验场的缩小版,这次邀请康熙来农庄参观,也是想着好说服他。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说服康熙,她也加大了筹码,让她二哥给康熙递了份折子,讲明了下蒙古各部盐渍化的土地占比,她过去也能顺带着帮着治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男人穿书后在恋综爆火 京西往事/今夜渡港 霸总老攻是东北银 大王万万不可! 草原牧医[六零] 帝王养蘑菇的注意事项 向导的俗套交易 重生后,成了病娇九殿下的心尖宠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 全动物园的崽崽都喜欢我[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