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化远三十八年, 五月十七。
新科进士们上班的第二天。
纪元昨天上午状元讲学,下午了解翰林院史官院的差事。
然后,就在今天蹭上顶头大上司的马车, “顺便汇报”工作。
李首辅问他史官院的差事可还好做。
这要怎么说啊。
纪元思索片刻, 答道:“昨日稍稍了解了情况, 还未多看。”
李首辅却不给他回避的机会, 直接道:“最近大半年,史官院的人少,文书都积压着,最好能在新一批庶吉士来之前给整理出一部分。”
李首辅看似是个不兜圈子的,继续吩咐:“至少你要有个眉目,否则越压越多, 到年底只会更乱。”
纪元一愣,他本以为这种顶头上司说话,必然许多弯弯绕绕,没想到说得如此直白。
这样好吗?
自然好啊。
有个有话直说的上司, 比什么都强。
纪元立刻记下, 干脆说了自己的疑问:“下官多谢大人指点。”
“昨日见各部文书聚与史官院, 这些文书是否该由我们整理。”
李首辅看了他一眼,又道:“该是阁臣那边打理,不过阁臣多身兼数职,便给了史官院。若有不懂的,寻阁臣处的孔目,他们最为清楚。”
这是纪元昨天就有些疑惑的。
昨天他见了不少各部文书, 而“参政”的权利, 应该是阁臣们所有。
他们这里都是吏官,应该只管撰写整理历史跟文献才是。
不是不可以做对方的差事, 但要明白,是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
看来在朝廷上班,跟在其他地方上班一样,职责划分是职责划分,具体怎么做,也要看操作。
像整理文书这种不入流的机械工作,阁臣那边不想做,看起来吏官这边也不想做。
所以才堆了那么多。
纪元只是稍微一看,就知道不止半年的文书了。
吏官这边为何不想做?
一是,这不是他们的差事。
二则,能在翰林院吏官院当官员的,要么是一甲前三,要么是终于考进来的庶吉士。
无一不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这种“低级”文书工作。
他们自然看不上。
方才李首辅让他找阁臣处的“孔目”,这是不入流的官员,专门负责这些事。
但孔目人少,职位很低,使唤不动人,那些文书只有越攒越多的份。
这甚至是翰林院的“陈年旧疾”。
里面官员多数都知道。
可那些东西也不要紧,堆就堆吧。
反正真正要紧的文书早就拿走了,实在没处理的,也有人再次上奏。
纪元又偷偷看了看李首辅。
他还以为首辅大人说明白了,原来也是含含糊糊,不说清楚啊。
只让他处理文书,却不说有多少文书要办。
等会,他方才以为李首辅说明白了,故而自己也直言不讳。
现在看来,他好像说多了?
李首辅笑,但李首辅也没打算真指望纪元把陈年的文件给整理好,只道:“七月份,新的庶吉士便会选上来,到时候你这人手就多了。”
不说清理之前的文件,至少不要再添新的。
纪元恭敬答,李首辅则看着纪元,心里多半还把他当小孩看待。
如今朝中事多,等他闲下来再亲自指点纪元吧。
这也不奇怪,李首辅今年六十三,纪元不过十五。
李首辅的大孙子都比纪元年纪大。
话音落下,李首辅继续闭目养神,等到了纪元下了马车,李首辅才睁开眼。
小厮小声道:“老爷,您是想亲自培养纪状元?”
李首辅摸着花白的胡子:“看他的天分。”
小厮心里咋舌。
纪状元的天赋还用说?
但又琢磨了下,老爷说的,好像不是读书的天赋?
李首辅被人扶着下了马车。
自然不是读书的天赋。
李首辅眼神深沉。
他对纪元是看好,却也不像楚大人那样看好。
无非是因为,读书科举,跟做官做事,完全两码事。
会读书会科举的,不一定会做官。
他今年六十三,历经十几次会试,也见过十几个状元。
但真正能把事情做明白的却极少。
这些状元刚科举完,就被扔到史官院。
这地方说重要也重要,说一般也一般,只看对方有没有能力,把这小地方打理好。
若能成,那接下来的派官便是实职。
若不成,让他们去教学修学,才更合适。
很少有人知道。
对二甲,三甲进士来说。
七月时的庶吉士选拔,是明晃晃的考核。
而对一甲三人的考核,早就在他们进入翰林院就开始了。
翰林院下一个较为独立的史官院,一甲三人要是能打理明白,说明也有了一地之长的能力。
如果这地方都弄不好,或许真的只会读书了。
李首辅不会放心把地方事务交给他们。
至于,怕不怕他们把这地方弄得乌烟瘴气?
这是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