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年三十儿百态,大圣宣传走起
(上一章被屏蔽了,概述就是张龙与柳玉容烛光晚餐另加激情核动,每48小时解封一次,解封中。)
常回家看看。
对打多数国人来讲,春节赋予的意义不仅仅是放假,哪怕如今城市也好乡镇也罢年味儿已经越来越淡。
年三十儿,张龙没有去任何地方,窝在家里看剧看书,打游戏。
……
“张总大气…”
“龙董万岁。”
微讯红包,年三十儿激起了无限的热情,抢红包不在乎抢多少,哪怕1分钱也高兴,图个氛围和喜庆。
张龙作为多家公司企业的董事股东,自然要领投,而且还不会少。
至少三十儿与年初一,两天下来要扔出个几万块钱,再多没必要。
当然,张龙自然也会抢。
偶尔抢上几个玩玩。
“嗡,嗡嗡~”
过年除了抢红包,就是各种各样的祝福了,有短信有微讯,也有打电话而来的等待,平时见面比较多经常沟通的,发个微讯完事,见面不多需要巴结的或许可以打电话,各找方式。
张龙没想巴结哪个,短信也好微讯也罢,也就与熊信章上宇,朱董等身份地位一致的发发,其它不必。
比如员工发给张龙的祝福就没必要回复,这就是地位带来的层级。
不回复,才是正常。
“嘭,噼里啪啦~”
半开窗户有透气,外滩有烟绚丽绽放,传入张龙耳朵里不吵闹,反而还很享受,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如果周身世界都没什么熟悉的事物,比如影视剧、比如音乐,等等瞪。
普通群众最常见的就是在电视上见到熟悉的明星艺人,大过年的开着电视机看春晚,看那艺人的表演。
可惜张龙才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半,又不经常看剧听歌,比较陌生。
眼下开着电视机,一边瞅着春晚一般手机时不时的回复或聊天。
倒也自得其乐,不无聊。
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不多提,情感上的罗嫚梁雪,还有柳玉容都正在微讯时不时的闲聊,空间不是阻碍。
聊一些过年家长里短,主要是三女说张龙听,偶尔接话题深聊。
其中再诉些思念,温情。
……
“新年快乐红包拿来。”
这幅语气,不用怀疑就是钱彩英,这婆娘与凌芷清去了南澳,每天谁让发的朋友圈不多,但很是嘚瑟。
南澳地广人稀,而且动物泛滥很多,很多去游玩的都会去打猎。
南半球又不过华夏的春节,所以该经营的照常运营,玩的乐呵。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虽然魔都没有下雪,可过年是在寒冷的冬季,肯定没南澳春夏季节温热与舒适,不然为什么东北三省有太多的人过年去三亚,就是因为太冷了。
国民经济水准提高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年味儿越来越淡,随着老一辈的逐渐消逝,走亲串巷也减少。
在张龙的前世记忆中小时候可是最盼望着过年,天天走亲戚吃白饭。
拜年有红包,吃菜吃饺子。
后来随着长得就越来越没有了,过年窝在家里或出门打打牌,初五开始同学聚会一两场后返回工作城市开始上班,重复进入又一次的轮回,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一辈子没希望。
龄过三十以后,拼搏向上的劲头越来越淡,能活着就已经很可以了。
至于活出精彩?在梦里。
“好好玩。”
思绪回转,张龙回复完钱彩英三个字后就没再多说什么,像富二代从小物质不缺,节假日更是全国或世界到处旅游,很少会有普通人的烦恼,哪怕被催婚或者联姻,普通人也羡慕。
毕竟太多的男女希望能嫁入豪门,或者入赘豪门,从此鱼跃龙门。
拼出一份大产业一代?
老实讲,太难了。
“哼哼。”
钱彩英发来一个表情,后续也没再聊些什么,南澳与华夏有时差,但没差多少,几个小时不至于这边黑夜那边白天,南北半球只是气候对调罢了。
众人皆醉我独醒。
此时的张龙或许就是这个心态,仿佛身在局外之中过这个春节,去年和钱彩英豪轮游,可没这么清净。
独自窝在魔都,哪怕罗家可以去也没去,静静的享受热闹与寂寥。
可惜,不能修仙。
怪不得小说中的穿越男主角个个气运爆棚,单是心静就不一样,能跳出世界框架去思维去感受,遗憾。
如有来世,再穿一世。
……
“呼,终于码完了。”
某城市小镇,风少将今天最后的更新码完上传,今天是1月30除夕,本月万字日更的倒数第二天,明天年三十儿再坚持一天就完成了任务目标,玄幻修仙小说一鼓作气,文思才涌。
以前日更极限4千字,自从炒股一亏再亏之后,4千、8千、1万!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这本书成绩更好,加更能够多赚一些稿费。
不然如果太扑没劲加更。
“嗡,嗡嗡~”
手机震动,风少拿起一看左右扭了扭脖子后,抢红包与聊天,电脑上各种q聊也有发红包,该抢就抢。
码字跟码农差不多,没有才华的就赚个辛苦钱,脑力与体力结合。
风少第三本长篇小说上架几个月了,均订很快就要达到精品级。
这在开书之前都不敢想。
可惜,精品也就赚个辛苦钱,日万算上打赏也就月入两三万,除非有超大额打赏或者成绩越来越爆,也就是剧情主线与节奏不崩,才会逐渐向好。
如今,势头还算可以。
编辑说如果不崩,100万字前还会有几个推荐,顶到5000均没问题。
一句话,好好加油。
“咚,咚咚~”
敲门声响,风少直接回复一句‘知道了’便起身离开电脑桌前,年三十儿总窝在房间也不好,虽然不喝酒不抽烟,但作为小辈要陪桌,最起码时不时给添酒倒酒,听听长辈的教诲。
对此风少很是不感冒。
或许是多年看书,看淡了很多现实人际交往吧,总是很烦被叨叨。
只是烦也没用,大过年的长辈们聊天,基本都是用往昔教育现在。
别走他们的错路等等。
就跟小时候总是在耳边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哪怕接了婚依旧会教育,直到入土为安为止。
在父母长辈眼里,是孩子就一辈子是孩子,一辈子倾听那些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