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其他厂家的单缸手扶拖拉机不管是载货量还是舒适性都不是一个等次,所以我敢肯定,其他省份的企业如果听到了,有条件的也会过来买。”
“所以这个盛况,只怕依然维持两三个月或者更长。”
这么说也对呀。
大家的心情又不好了。
太便宜销售部的那十一个人。
大家突然觉得碗里的饭菜不香了。
……
中午,燕京福祥胡同。
陈老吃完了饭在院子里散了会步,坐在藤椅上翻开今天的新华日报。
“咦?”在头版下半部分是千锋机械厂刊登的广告。
千锋机械厂的这个可以顶得上燕京吉普的拖拉机他印象太深了。
“这小子。”老人家还是第一见到有人这么干的,轻轻地骂了王石一句。
不过这话里的意思是赞许,为王石这个鬼点子点赞。
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想到这里,老人家把秘书叫来。
“小陈呀,我看这个王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做得不错嘛,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你去打听打听。”
“首长,不用打听,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对方笑着说道。
“哦?这么说还是有点效果喽?”
“首长,不是一点,是雨点,效果太好了,昨天一天千锋机械厂就买了41台机,场面火爆,一连用了三台点钞机,其中标准型的23台,高配型的18台,总营业额1220000元,下班时听说那钱呀用三台拖拉机拉去银行的,他们厂的保卫部的十个同志荷枪实弹全程押运……。”老人家的秘书把昨天千锋机械厂卖车的情况汇报给老人家听。
由于千锋机械厂老人家参观过,再加上王石这一手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新鲜做法,所以陈秘书多留意了一下。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
老人家一听,一天的营业额就有了122万,欣慰地点点头,“我看这个在报纸上投广告的做法就不错的嘛,不是有名老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嘛,但但有好的产品没有曝光机会,用户不知道也是不行滴嘛。”
“那可不,千锋机械厂带了个好头,现在燕京的许多报刊特别是新华日报,收到了许多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也要投放广告呢,为此,新华日报特意成立了一个广告部专门管理这事。”秘书说道。
“嗯,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做事要跟得上时代潮流,否则就被时代抛弃,不过,并不是什么产品都刊登,要做好审核,一些质量不过关有争议产品就不能刊登,否则就是助纣为虐。”老人家边说,陈秘书一边用笔记录着。
老人家看到千锋机械厂的效益好了,心里感到欣慰,想了想说道:“看来我跟小王的约定不久就要兑现了,我得再次去千锋机械厂一趟喽。”老人想起上次离开千锋机械厂时跟王石的约定,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增加生产线是迟早的事。
“很有可能他们要提高产量增加新的生产线才行,现在只是燕京附近的用户,全国各省市的用户还没过来呢。”秘书说道。
“你安排一下,就说这个老头子想找他聊聊。”老人家最后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