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像他们这种一套完备的营销方案,费自然也不少。
故此早期国内电影人刚接触的时候,曾经颇为不屑。
认为他们太过教条主义了,不懂灵活变通。
对此高飞也也不否认,毕竟国内的电影营销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虽然随意性强一点,但也常常能见到奇效。
但是在操盘了几部电影之后,高飞还是选择学习好莱坞的那套营销模式。
原因很简单。
国内的电影营销虽然有可能带给人惊喜,但是太过依赖主持者的才能了,不具备可复制性。
如果高飞还是当初的那个电影工作室,那没关系。
充其量就一部电影,韩莉怎么样也忙得过来。
但是随着周易影视每年的电影产量逐渐达到3-5部,原来的那套自然也就不适用了。
因为就算是像韩莉这样的工作狂,也不可能在早期的营销框架中同时兼顾五部电影。
因此之故,在韩莉的主导下,后来周易的营销宣发模式也开始逐渐和好莱坞的那套差不多。
当然,学习的过程自然免不了痛苦。
为此周易也交了不少学费,但是在一遍遍摸索学习的过程中,周易也总算是把模式给扭转了过来。
就好像这次,在高飞决定拍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前,周易的宣发部门就做过一份商业调查。
最后将这部电影的目标人群放在一二线城市中,20岁-30岁之间的年轻人。
如果再精确一点,那就是在这个年龄区间,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观众。
因为这一部分人刚好就是影片中几位主人公所处的年纪和受到的教育程度。
而光凭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和同行有些不同了。
因为如今圈内的某些电影人只想着扩大受众范围,甚至恨不得将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囊括进去。
求大、贪全,好高骛远!
诚然,这样做固然会让电影的票房上限被大大拉高,但是再美好的假设如果不能实现也终究是空谈。
就像如今的某些港片一样,恨不得将所有的流行元素都塞进去,最后反而炖出了一锅大杂烩。
想兼顾所有的喜好,最后却谁也没顾上!
啧啧~想想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系列的商业调查虽然钱,但是周易的这钱也没有白费。
因为只有确定好了目标人群,宣发才能更有针对性。
于是当《致青春》还在紧锣密鼓的拍摄时,电影的营销工作其实已经开始展开了。
在韩莉的安排下,周易的宣发团队开始围绕着既定的目标人群开始精耕细作。
毕竟这一批目标观众,不是正在职场中打拼的白领们,就是大学校园里的精力充沛的大学生。
都是有相当的购买能力,并且有一定观影习惯的年轻人。
如果挖掘得当,潜力未必会比全年龄段的票房差。
基于这个逻辑,周易的宣发团队以“大学毕业意味着什么”为话题,在网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