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偷小摸的碎娃,竟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小说;一个骑三轮拉客的老汉,剪纸竟然卖到了欧洲!陕西民间果然藏龙卧虎。老汉又说:“你是去看兵马俑吧?兵马俑就是我大伯挖出来的!”
于斯没说话,静静地听。
老汉继续说:“那时节临潼还不归西安,归渭南。我大伯住在临潼下和村,有一天他在田里打井,结果挖出一颗泥脑袋!都没当回事情!……”
于斯突然很想笑,这个老汉跟养马场那个汉子的说辞一模一样,他还说自己绝不“胡吹冒撂”!
于斯调整了一下表情,问:“您贵姓啊?”
三轮车压着一块砖头,“嘭”地弹了一下,于斯差点撞了脑袋。老汉说:“免贵,我姓秦!”
接着他又说:“你嫑小看我这车,它还拉过东北一个省长哩!他来观摩兵马俑,偏偏就看中了我这车,非要坐一坐!”
旅途寂寞,老汉越说越悬:“有空到我家,我给你看看族谱!我可是秦始皇第71代嫡孙哩!”
于斯本来三心二意,没怎么仔细听,他突然打了个激灵,然后捋了捋老汉的话,这才确定,他在说——他是秦始皇第71代嫡孙!
他很想问,秦始皇姓秦吗?还有,秦始皇的儿女们不都被胡亥那个“瓜怂”杀了吗?
不过,话要出口的时候,他把问题换了:“您第二代祖先是谁啊?”
老汉说:“他叫个扶苏。”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他们的下落如何,一直没人说得清,史书上只有扶苏、胡亥、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四个人的记载,而很多人都知道,扶苏被胡亥赐死了。哪怕老汉随便编个名,于斯还有可能相信,说不定秦始皇哪个儿子真的逃过了一劫,只是没留下名字,可他偏偏说了众所周知的扶苏!
于斯忍不住说:“扶苏不是死了吗?”
老汉笑了,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出自谁的口?”
于斯说:“好像是陈胜、吴广吧。”
老汉又说:“他们是打着谁的旗号起义的?”
于斯说:“不知道了。”
老汉说:“秦公子扶苏啊!不然,两个大泽乡的农民,能召集那么多人?如果我祖上扶苏不存在,他们敢欺瞒全天下?”
说到这儿,老汉又补充说:“我祖上本姓赢,后来改了秦!”
于斯闭上了眼睛。
他本质上是个务实的人,最讨厌不着边际。
老汉一路都在说,于斯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意识越来越模糊了。后来,老汉不知道怎么聊起了秦始皇陵,于斯这才打开了耳朵。
老汉说:“你知晓不?现在空气污染严重,那些兵马俑水土不服,严重风化,假若不保护,百年之内,那些老古董就会变成黑湫湫的煤坑,日踏人哩!”
于斯“嗯”了一声。
老汉继续说:“咱关中经济不发达,就靠老祖宗留在地下的这些宝物了。为啥每年有2400万外地人来送香火钱?不管他们多发达,势多大,都得认咱大陕西这个祖!”
于斯突然说:“你去过秦始皇陵吗?”
老汉说:“经常,只是没进去过。那是我家的祖坟,我会买门票?笑话!”接着他叹了一声:“等我哪天作古了,要是能埋进祖坟里,那可嘹咂咧!”
天,他竟然想被埋进秦陵……
老汉接着说:“早先,人们都以为秦陵就是一堆黄土,后来探明了,下面可是藏着细夯土筑成的高台,总共九层,每个台阶三米高!那是咱祖先灵魂出游的地方,比胡夫金字塔还大哩!”
于斯听得越来越仔细了。
老汉继续说:“它还有个防水大坝,围住了南面东面西面,地下排水系统也美得太,中国大剧院都沿用了它的方法,神不?”
于斯觉得这个老汉其实不简单,他掌握着很多道听途说的秦陵信息,简直可以做个导游了。
他问:“为什么不把秦陵打开呢?听说,只要打开它,每年门票能创收25个亿。”
老汉说:“打开?它的面积跟咸阳一样大,你没点高科技,咋打开?一转眼那些文物就灰飞烟灭了!”
老汉这次的说法是靠谱的。
于斯在小镇网吧看过,网上很多高人都在谈论如何挖开秦陵,总结起来,难点如下——如果打开秦陵,就要移走巨大的封土堆,工作量相当于愚公移山。而且想保住文物不受损,必须搭建一个大棚,罩住整个秦陵,还要精密地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把墓室和这个世界完全隔离开。又不能打桩,那会破坏秦陵的地下结构,而穹顶的受力并不是无限的,就像兵马俑三号坑,它的四周已经打了几排桩,用来分担压力。从目前的数据看,秦陵占地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我们根本无法搭建那么大的穹顶……
于斯学的正是工程预算,他知道这一切造价太高了,根本无法实现。
老汉突然问于斯:“你觉得秦始皇死了吗?”
于斯并不惊诧。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直想长生不老,早就有人传说,他找到了长生不老药,选择出巡的时候诈死,实际上,他带着他的虎狼之师迁入了地宫,至今依然生活在华夏大地之……下。
于斯淡淡地说:“我哪知道。”
老汉冒出了一句五雷轰顶的话:“我见过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