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燕京
暑意渐消,秋雨微凉
因为云铮平日办公皆在帅府,是以巡抚衙门如今倒显得颇有些空落,难得今日来的人稍多一点,却又赶上一场意外而来的风雨,硬生生将那分热闹给吹落了去,平添了几分萧索
巡抚衙门后堂的过道走廊尽头,有一座不小的亭子,亭中二男三女分别落座,坐在上位的白衣少年,正是年仅二八便以掌握北疆六七成大权的少帅云铮他的左手边坐着一个武服打扮的年轻男子,正是鹰扬卫军师祭酒李墨李墨对面的三女,为首的是东方无晴,她的旁边分别坐着南宫无雨和北山无雪这三女原本就是春秋月各擅胜场,如今齐聚一堂,真是连这秋雨潇潇都仿佛是为了衬托她们的出尘而落下的一般
只是,如此人间绝景,在场的两位男子却似乎都没有心思欣赏云铮平静地闭着双眼,右手轻轻放在石桌之上,食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发出“嗒嗒”地声音李墨在一边虽然没有闭眼,但眼观鼻、鼻观心,一副非礼勿视的样子,视乎这人间难得的美景都比不上他那两个平平常常的脚尖一般
三女的态度也颇有意思东方无晴宁可看着院中那无尽的秋雨,也绝不朝云铮投去哪怕一道目光;南宫无雨则是一会儿瞧瞧云铮,一会儿瞧瞧身边的东方无晴和北山无雪,眼睛忽闪忽闪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北山无雪最为悠闲,美目微垂,安静清宁,仿佛已经入定了一般
云铮的手指忽然停止下来,语调如古井不波:“科学院若设,但有能者,皆可聘入无论其人为工匠商贾还是贩夫走卒,凡有格物之能,能为他人所不能为者,按其所能大小、作用,分别给予重赏,并以重金聘于科学院中为此,本少帅不惜血本”
南宫无雨把目光投回云铮身上,北山无雪依旧一脸平静,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李墨则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云铮一眼便不说多话,只有东方无晴问道:“少帅的决心有多大?”
云铮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道:“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段话,乃是当年汉末曹操所颁布的《求贤令》的原话,求贤令的主要思想,便是后人所格外赞赏的“唯才是举”云铮引用曹操的“唯才是举”,目的非常明显,意思极为明确,那就是他对于刚才所说要建立科学院的事情绝不是说说而已,他不仅一定要搞,而且一定会不惜代价的去搞,哪怕“天下震惊”
历史上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典范,曹操用人“不念旧恶”,比如张辽;“各尽其才”比如任峻;善于在实践中选拔人才,比如郭嘉;此外,能用度外人,比如刘备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曹操的思贤若渴,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真正的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要“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使在后世社会里,有如此识见和气度的领导,也不多见非常之时,非常之业,宜非常之士,曹操在人才选拔上的大胆举措,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在他的身边,为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保证
云铮一贯认为,对于人才,德才兼备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即使是圣贤,即使是周公,也明确提出过“无求备于一人”真正能够达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就算翻开中华文明史,也未必能够组成一个能够维护社会发展的团队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所强调的为治不可能“借才于异代”,坚持用人如器,实际上就是对于曹操“唯才是举”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李墨这时开了口:“少帅欲效法魏武唯才是举,墨以为并无不可,然则就科学院设立一事,少帅可有何具体打算?”
云铮道:“科学院将开农经、医理、算学、格致(格物致用)、经济等时务科,与文学院完全区别开来”他轻叹一声:“致治之道,以育才为先苟不养士而欲得贤,是犹不耕蓐而欲望秋获,不雕凿而欲望成器故养士得才,以建学立师为急务也科学院的建立,不仅在于创新发明,更在于培养一批火种,从他们开始,让更多的后来人多学会一些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的咏春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