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堂课上,先生在为大家讲解治国安民之道。
先生是孟圣的门人,谈起治国安民,自然离不开“仁政”一词。
同堂听讲的学子们,大都是儒家的门生,和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堂上的气氛可谓无比的和睦。
而韩菲的一句话,则打破了和平的气氛。
当时她说道:“先生,诸侯争霸,战乱不休,仁政一说不为列国所奉行,空谈仁政又有何用?”
这话自然引起了先生和其门下弟子的不满,一开始先生还能心平气和的和韩菲论道,但随着韩菲的言辞愈发锐利、愈发不留情面,先生也开始愤怒起来。
他是儒家的门生,是孟圣的徒孙,面对排斥仁政之说的韩菲,会生气也是理所当然。
先生最后拍板怒喝:“痴子!如你所论,何不去荀圣门下,去听那礼法并重之道?”
先生师从孟圣,孟圣与荀圣同出儒家,却背道而驰,此言一出,表明先生已经不欢迎韩菲来他的课上旁听了。
而韩菲的回答则是:“在学生看来,礼法并重亦非正途。”
——狂妄之至,不尊圣人。
这是先生最后给她下的评语,随后她便被逐出学堂。
此时的韩菲,心中并没有什么后悔的情绪,她只是单纯的觉得迷茫。
对治国安民之法的迷茫。
对圣道的迷茫。
对东周以来,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天下战乱、民不聊生的迷茫。
韩菲轻声自语道:“救世之道何在?”
却最终只留下一声叹息。
孟圣所言“仁政”,在她看来,理想却不切实际,诸侯争霸只求强国,又有几人在意仁政保民?
荀圣所言“礼法并重”,在她看来,有可取之处,却太重平衡,难以成事。
儒家之道难不成真的不适合自己吗?韩菲不知道多少次这样询问过自己。
却一次次换来叹息,然后继续在一位位大儒的课堂上迷茫着旁听。
不选择儒道,又能何去何从呢?
去学道家无为而治吗?
去学兵家布阵排兵吗?
去学纵横家合纵连横吗?
韩菲都不愿,三千大道,她只求救世之道。
她只求驱散东周以来遍布中洲大陆的阴影,换来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学子们笑她不自量力,她不在乎。
先生们骂她狂妄至极,她不在乎。
圣道何在,她在乎,却求不得。
“圣道漫漫啊……”最终,韩菲还是一声叹息,走向内舍。
虽然已经被逐出学堂,但她也不是找不到读书之地,事实上,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孤身一人在内舍读书。
在稷下学宫,像韩菲这样不入师门,独自一人修习、只在课上旁听的学生是很少的。
少到了只有她一个人。
推开内舍房门,她走进屋子,却突然一愣。
眼前竟然有一个陌生的背影伫立在内舍里,正仰头看着墙壁上的孔圣像。
那道背影看上去是一个年轻的男性,衣着怪异,不似学宫内的学子。
韩菲心头一紧,心道莫非是有盗贼潜入?
还没等少女退后两步,大脑中突然涌入了无数信息,令她竟一瞬间僵在了当场。
那道背影缓缓转过身来,那是一个年轻的男性,此刻正微笑着看着韩菲,开口说道:“你就是我的学生吗?”
脑海中一瞬间涌入的信息还没有完全被韩菲消化吸收,但她在迷茫与眩晕之中看着身前的年轻男子,竟有了一丝明悟。
少女缓缓跪下,行师礼。
“学生韩菲。”
“拜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