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本份的朱尚炳、低调守礼的朱济熺,看似憨厚可靠的朱高炽,再加上自小就表现的贤良温厚的朱允炆,这些都是朱允熥小时候的玩伴。
兄弟五个小时候一起读书,也就是朱允熥贪玩好动,看似也就是他不学无术、纨绔不堪。
可是朱允熥知道,朱允炆的温厚贤良只是浮于表面,内心是刻薄冷酷的。朱高炽看着是敦厚,可是内心腹黑着呢。
反倒是朱尚炳和朱济熺,他们倒是有些‘反常’,毕竟秦王和晋王都是大明最没有名声的两大藩王了,偏偏就是这哥俩都是非常守规矩的人。
“祖父,那我回头就下旨了,让他们过完年就到应天府。”朱允熥一点都不客气,“允炆就不来了,十五以上的藩王世子都让回来一趟。”
老朱一想,也有些期待,“咱见过的孙儿没几个,在跟前的更没几个。”
那可不,虽然儿子多、孙子更多,可是老朱真的就是对前几个孙子有些印象。朱允熥这几个在应天府长大、读书的,那都是比较熟悉。
到了五叔家的朱有燉,老朱见得都少了,其他的一些藩王世子更是大多数都没见过。
其实老朱眼里的‘亲孙子’,也就是占着嫡,其他儿子们的嫡子他愿意见一见。
“藩王回京肯定是不行,就让世子们送上贺表。”老朱严肃起来了,说道,“你二叔、三叔还是要提防着些,你不好一点都不防。”
朱允熥沉默片刻后点头,“我心里有数,其实我真不担心二叔、三叔他们。倒是其他叔叔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犯了糊涂,或者是我的那些兄弟。”
老朱瞪眼说道,“你叔叔们不敢乱来,你的那些弟弟们哪里来的胆量?兵权都收回来了,你那些兄弟们拿什么去和你较劲?”
朱允熥笑着说道,“还不就是怕给人蛊惑了么,真要是有着那些奸臣逢迎,说不定就犯了迷糊。我大明这些年还有人敢造反,藩王就别说了。”
老朱一时间也无言以对,他知道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实情况就是如此。
“这些年我收藩王兵权、削减藩王供用,就是不想闹出来七国之乱、祸起萧墙。”朱允熥就说道,“只是藩王的权势、地位在那,我也没打算动。”
这一点老朱也相信,朱允熥对藩王也没少有些小动作,老朱也都是看在眼里。他之所以不反对,就是因为那些小动作不会危及藩王们的性命或者传承。
作为帝王有着这些多疑的心思,自在老朱看来也确实不算是什么坏事情。
只削权,这就是朱允熥对藩王们的一些小动作。在各个地方,藩王们地位依然超然。
想要攀附藩王的人一抓一大把,就算没办法为皇帝效力,为藩王效力的话,在地方也是可以混的风生水起了。
而藩王们的身份有着一些天然的优势和号召力,真的要是有人失心疯了,被蛊惑的忘乎所以,说不定还真的有可能闹出一些事情来。
“真要要是出现那些混账,也怨不得你。”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现如今看看倒也不担心,就怕以后到了文垚手里,宗室就不老实了。”
这类情况是谁也都说不准的事情,朱允熥的一些担心、老朱的一些不踏实,那都是因为历史上有着太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只是现在也没必要去想那么遥远的事情了,还是踏踏实实的将眼前的一些事情给办好,这才是当务之急。
说到底就是现在还没有什么藩王造反,甚至从各方面的情报反馈来看,大明的这些个藩王们也都是恪守本分,造反的心思都没有出现。
将一些事情想的太久远了,那显然也就是在给自己找一些不自在,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不好过,这可不是聪明人该做的一些事情。
这个担心是以后的事情,朱允熥会有时间进一步的去安排,肯定不能弄出来一个朱宸濠。
不过现在看起来,在朱允熥的任上基本上看不到这个趋势,至于到了朱文垚的手里会不会出现这类情况,大概率也是要看朱允熥以后做的事情吧。
只要将一些基础给打牢了,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太多。对大明宗室的一系列改革,也可以徐徐图之,现在不用着急。
既然老朱不反对让御史下去监察地方,朱允熥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事情他也不打算拖下去,果断一点的直接办好。
将六大尚书以及练子宁等人叫来,朱允熥说道,“令天下十三道监察御史检视各地州府养济院之事,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茹瑺想都不想的回答说道,“回殿下,臣以为当有此令。此次国子监牵扯出养济院之事,其他州府说不定也有些许贪官污吏。”
没人觉得茹瑺是在拍马屁,也没人觉得茹瑺的这些担心是空穴来风,现在应天府的养济院都有人动手脚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州府说不定更甚。
毕竟养济院不是应天府周边才有,天下各地州府也都有养济院,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养济院甚至更多一些。
说到底就是大明经历了三十年的休养生息,百姓看似是可以安居乐业。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孤寡的,那也会有,甚至还不会是特别稀罕的事情。
暴昭这个时候就谨慎的站出来说道,“殿下,臣也觉得当令都察院等衙门巡视各地,只是现如今红仓之案尚且还未有定论,是不是早了点?”
暴昭有着这些想法也非常正常,无非就是觉得红仓案是引起后续一系列案子的源头,现在这个源头的事情没有彻底尘埃落定,不好节外生枝。
他这个刑部尚书现在压力大着呢,真要是御史们都下去巡视各地,要是再查出来一些事情的话,他这个刑部尚书是当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