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们是何处人,我先不说这卫所制度的弊端,先说这军籍吧。
受到军籍牵连,从他们担任大明军队的士兵开始,他们便再也不能回到自己家乡。为此造成了不少心理创伤,使得战斗力大幅度减弱,这一部分人在战场上频繁失利。
有不少人在混战过程受到创伤,最终遗憾失去能持刀与敌人生死战的机会。
而这些老兵既不能打仗,又不能干重活,与其在每一处卫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直接退伍。”
“这些老兵经历过战场的磨砺,或许有人受了重伤患有暗疾不能再次上场。
可见过血的人跟寻常学士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只知道服从朝廷命令。
因此除了异地人之外,他们还比寻常学士多出一项精明能干的优点。”
在古代,军纪比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概念教育下还要严格残酷无数倍!
杨晨曾经询问迟林。
这个家伙以前就是一个戍边校尉,生死场面见过太多太多了。
无论是谁,只要到了边疆,上了战场,一番磨砺之下都能算是老兵,十次战场还能活下来的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
一百次还能活下来的,最少都能做百夫长。
迟林曾跟杨晨说过,军纪谁也不能违背。
经典例子就是‘击鼓不进,后队斩前队。’
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的次数时常出现。
老兵或者骄横,可他们也最清楚,不听领导的命令,会受到怎样的责罚,他们的服从性绝对比八百个心眼子的书生要好。
杨思义皱眉深思,他跟老朱一样,对杨晨的说法仍然秉承反对说道:
“老兵或许是听命的好手,可如何才能保证他们的清正廉洁,老夫以前跟随陛下同样是打过不少胜仗的校尉。
老夫很清楚军营当中的粗夫比谁都贪婪,说是见钱眼开,见色疯狂也不为过。
他们要是当做大明群众服务中心的税卫前往收税。
当地豪绅稍微施展手段,与之酒肉美色接触之下,断然会沉浸其中享受,成为他人傀儡也不是不可能。”
虽不想承认,可对于那些兵马的脾气,朱棣也十分认同。
杨晨略微思索,坐在椅子上气定神闲的喝茶,随即侃侃而谈说道:
“杨大人说的有道理,清正廉洁不能依靠人心,要是怎么保证廉洁,对于那些读书多的人我不敢保证。
可对于这些大头兵,我有三招能对其保证。
首先第一点,俸禄。
想让要让这些老兵维持廉洁的俸禄不需要太高,主要是保持长久性即可。
制定相关惩罚制度,对于再次工作的老兵一旦犯错,那么就取消年终奖,且没有三个月,最高半年的俸禄。
没有钱给予的日子里面,只能准许基本生活物资。
还有另外惩罚,那就是他们退伍的养老金,犯一次错误就减少养老金,职位越高,惩罚就越狠。
他们或许不懂得什么政治,可一旦看到犯错成本高于自己的贪污成本,除非是傻子,否则正常人肯定不会明知故犯。
我们原本的打算就是皇权下乡,每个乡都有专门的服务中心,这些老兵又是异地人,与当地交通肯定会有在障碍。
想要吞掉一大笔贪污的税收是完全不可能。
这一笔钱财一旦被发现,那就是全部没收,如果不想自己后半生无依无靠,他们肯定会选择放弃,老老实实的干活。”
从两个方面下手,杨晨可以说完全是采用了攻心计。
这一招在那些文人身上指定能有破招的办法,可对于那些老兵来说。
没有任何心思在这方面思考太多。
光是从以前随时经历生死的工作换到现在这个闲职就足够让他们开心了。
怎么可能还会闲着没事干去犯法?
“这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步。”杨晨接着说道。
“这第二点就是需要一套纠察制度。
权力是洪水猛兽,必须要关在牢笼里面受人监督,否则就会失控。”
宣纸上,杨晨写下‘明’和‘暗’。
“建立相关机构.准确的说也不是需要重新建立一个,陛下肯定有办法让人兼职。
一部分人是明着来的纠察队,一部人是进行暗访。
双重手段,能对这些从军伍中离开的老兵有一定威慑力。”
“至于第三步,可以使用类似文官的荣誉牌匾,不过荣誉牌匾对于那些喜欢文绉绉的文官来讲或许十分激动,对那些大老粗就不一定有作用了。
所以我提议,建立勋章制度体系。”
“什么是勋章?”朱标满脸疑惑问道。
杨晨则是从兜里拿出当初朱标给他的一枚金镶玉太子令牌。
指着这个玩意解释说道:
“这是一枚太子令牌,现在你们可以把这东西想象成一枚圆形,亦或者你们喜欢的形状,可以当做胸针放在胸口等醒目位置的勋章。
当做一种荣誉象征,根据不同材质,不同图案来进行区分等级,根据他战时功劳,还有在乡里所做的功劳进行定制,做成不同款式的勋章。
就比如说戍边离开的军人,因公负伤就能配置银打造的英雄勋章,若是立下功劳,这是以金包银打造。
作为老兵,定然是视死如归,而建功立业是树立在所有汉人心中,能从战场上离开,又能带着这样的荣耀活着。
他们必然会在大明这个社会上享受到一些独特的眼光。
当这些眼光全部都是‘羡慕’、‘佩服’、‘感动’的那一刻,一份看不见的责任就会架在他们身上。
让他们体会到这份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抵制歪门邪道的侵蚀。”
当老朱听到勋章体系的那一刻,眼眶顿时流露出疯狂的神情。
这是收买人心最少的代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