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程栋自从考中了举人之后,便离开江西,前往无锡一带的书院去求学。他原本就聪颖过人,得到一些名师指点之后,学识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提升。
当时江浙一带是学术思想十分自由的地方,书院里的书生们每天除了学习功课、准备科举之外,往往还会分出大量的精力用于探讨时事、针砭时弊。程栋由于幼年时候经历过许多社会不公,所以思想更为偏激,在同学的怂恿下,写了不少评论时局的文章,其中言辞甚是尖刻,观点也极具煽动性。
这些文章很快就在读书人中间传播开来,程栋也因此而博得了一个才高八斗、仗义直言的美名,在各大书院都颇有影响,所以他一现身,就引发了众人的惊呼。
这一回,程栋是与一些同学一道,进京来参加会试的。考完之后,正在等待结果的时候,忽然有人找到他的头上,请他写一篇批判苏昊的文章。文章的素材是汝宁那边的人早已准备好的,不外乎就是说苏昊如何倚仗手中的兵权,欺压良民,云云。汝宁的人所以找到程栋头上,是看中了他的名气和文笔,但在找到程栋之前,对于程栋是否会帮这个忙,他们心里是没底的。
让汝宁方面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程栋一听说此事与苏昊有关,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甚至于汝宁方面给的高额润笔费,都没有特别在意。由于材料很充足,加上程栋内心早就怀有对苏昊的满腹怨气,这篇讨苏昊檄只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杀青了,汝宁方面的人看过之后,不觉叹为观止。
文章很快在坊间流传开来,这篇文章抓住了“阉党”、“武夫”这样一些刺激眼球的词汇,激起了读书人的公愤,因此广受追捧。一干举子们刚参加完考试,正是闲极无聊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话题,还能不议论纷纷。
那郭姓举子见程栋现身,也连忙起身施礼。程栋问道:“郭兄适才问小弟是否到过汝宁,实不相瞒,小弟从未去过。”
“这……”郭姓举子迟疑道,“那程兄如何知道这苏昊的所作所为呢?若是道听途说,只怕有失偏颇?”
程栋道:“小弟在江西求学之时,曾与苏昊有过交往,对此人的禀性极为熟悉。此人一向擅长投机钻营,在江西时就曾为了讨好矿监,献过采金之计。结果金矿发生坍塌,导致若干无辜矿工死于非命,其中有一位还是我同窗好友的亲兄长。”
“竟有此事?”众人都感到惊讶了。苏昊也算是个小小的公众人物了,尤其是从淮安那边来的学生,对于苏昊的评价颇为正面,如今听程栋这样一说,此人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斯文败类,这样一个人在汝宁干下的事情,只怕真是令人神共怒的。
“各位同年,小弟听到的消息说,汝宁那边已然成为人间地狱,汝宁府近千名商户、士绅联名上书,要求朝廷查办苏昊,这份万民书日前已经送到京师了。朝廷不日就将派出重臣前往汝宁,查明真相。若有机会,小弟愿跟随前往,去揭开那个苏昊的真面目。”程栋向众人保证道。
先前的贾姓举子赞道:“程兄果然是知行合一,这份求真之心值得我辈效仿。”
“斯文败类,人人皆应唾弃之,小弟只是尽一份读书人的义务而已。”程栋大义凛然地说道。
没有人注意到,在茶楼的一角,坐着两位穿着便装的老者,他们正是王锡爵和兵部尚书王一鹗。他们一直在侧耳听着书生们的交谈,听到众人纷纷声讨苏昊的时候,二人不禁相视一笑,脸上全是无奈的神色。
“王次辅,苏改之这个孩子,可被你们给坑苦了。”王一鹗笑着对王锡爵说道。
“这明显是他咎由自取嘛。”王锡爵为老不尊地说道,“谁让他下手这么狠,几乎要把整个汝宁府都连根拔了。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还能不找他的麻烦?”
“这一回的事情,圣上是什么意思?”王一鹗关切地问道。
王锡爵道:“现在两边各执一辞,申首辅是倾向于刘其昌那边的意见的,所以圣上也举棋不定,近日的确打算派大员下去彻查。如果改之所言属实,汝宁府上下,恐怕至少是几十颗人头要落地啊。”
“以我之见,是更相信苏改之的。这一次随苏改之去汝宁的,还有我们一个老兵,叫徐光祖。此人一向嫉恶如仇,若是苏改之真的为非作歹,徐光祖首先就不会答应。”王一鹗说道。
王锡爵悠悠地说道:“汝宁的事情,也不是这一天两天出来的,若是刘其昌这些人没问题,倒是奇怪了。现在就看苏改之干的活是不是扎实,能不能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