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过都是二凤的棋子罢了
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打高丽的时候,为什么御驾亲征。
是因为李世民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将帅可用了。
屈突通、张公谨、柴绍、秦琼、李孝恭这些当年的开国名将已经死了。
唯一合适的李靖虽然还活着,甚至也有毛遂自荐过,但他毕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且有病在身。
这要是在攻打高丽的途中病死,那可就闹了大笑话。
李勣虽然才五十出头,但他作战经历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及周边一些势力的战争中。
高丽的地形多山地和丘陵,易守难攻,这对于进攻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高丽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他们擅长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和伏击。
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派李绩出征,李世民担心他可能难以应对高丽的顽强抵抗和各种复杂的战争局势。
正当盛年的新一代主帅侯君集,却因为参与太子谋反的事,被李世民干掉了。
于是思来想去,最后李世民不顾群臣反对,自己御驾亲征了。
但是现在,征讨高丽提前了。
“侯君集!”
杜荷惊呼一声,顿时就想到了最有可能攻打高丽的主帅人选。
“是啊,除了他,陛下还能选用谁当主帅呢?”
“难道要让李靖去吗。”
李承乾气定神闲,智珠在握。
侯君集虽然贪婪,但在战功这块,是毋容置疑的。
早些年打吐谷浑,李靖主帅,侯君集副帅。
便是侯君集率领的军队克服了高原缺氧、地形复杂等诸多困难。
配合李靖主力,多次击败吐谷浑军,最终迫使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自杀,其子慕容顺率部归降唐朝,吐谷浑从此成为大唐属国。
而后独自领兵,表现出优秀的统帅才能,他率领薛万彻等将出兵西进,越过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的二千多里的沙碛,势如破竹,大败高昌。
分兵四出攻占地盘,共攻下三郡、五县、22城,获8064户,37730人,4300匹马。高昌全境平定。
从这些作战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两场出名的破国之战中,侯君集非常擅长在复杂,艰苦地形作战,且是历经两场可谓经验丰富。
而高丽正是多山地和丘陵,易守难攻,正对侯君集的专业方向。
李承乾想不到,除了二凤自己御驾亲征外,还能有谁比现在的侯君集更加适合当这个主帅。
侯君集可是太子的人啊。
更是他们谋反小队的主心骨。
杜荷惊喜道:“原来殿下早就算到了这一层,枉我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应对魏王。”
“有候将军帮助,即便魏王人马再是精锐又如何,即便他有再多海上战船又如何,不照样要听从调遣吗。”
“难道他还敢违抗军令不成。”
“况且.”
说到这里,杜荷眼里闪烁着兴奋且又危险的目光。
或许是过于激动,让他的身体都有些颤抖,低沉的语气有少许哆嗦。
“况且,若魏王死在了高丽人的手里,这会跟殿下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刻,在杜荷的心里,高丽这场仗,必须要打。
然而输赢,却不怎么重要了。
坑杀魏王,对于太子来说,便就是赢。
只要魏王死了,就没有人可以跟太子夺嫡,则太子必登大宝。
“说的轻巧,那魏王有五姓七望护着,哪里是这么好坑杀的。”
“若前方有危险,你信不信,第一个跑的就是魏王。”
“况且高丽只守不攻,想要坑杀魏王,除非是我军大败,被高丽追杀。”
“你觉得这可能吗。”
高丽很强,但也没有想象中的强。
他们强的点,就在于难攻。
可若是走出城池,跟唐军野战,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杜荷听着太子这般说,有些失望,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就是太难达成了。
李承乾微微摇头。
若杀魏王,便不能只杀魏王,晋王也得一并杀了,否则事情败露,照样是输。
若要稳妥,还要连着吴王也一并杀了。毕竟吴王李恪,确实是李世民的众多儿子非常优秀的一员。
且在历史中,李承乾被废太子后,李世民是真的考虑过让吴王李恪继位。
毕竟除开他个人的优秀外,还有前朝皇室的血统。
若论血统尊贵,吴王李恪当是第一人。
而要把吴王李恪从庶子转成嫡子也不难,直接立隋炀帝女杨妃为后便可。
以前朝公主的身份立为皇后,天下人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了,别操心这些事了,让魏王去闹腾吧。”
“咱们这边心里有数就行。”
李承乾放下茶杯说道。
杜荷点点头:“是,殿下。”
——
皇帝下诏,太子跟魏王各掌五府之兵。
府兵分上中下三等,到太子跟魏王这里,自然全是上府,满员一千二百人。
这就相当于六千兵力,所需开销皆由朝廷负责。
再加上东宫的中层军官,大约有千把人,这就是七千人的队伍了。
听着是不少了,实际上兵力却不是这么算的。
这六千府兵里,真正有战力的战兵,实际上只有两千人左右,其余的四千人,均为辅兵。
甚至有可能更少。
战兵辅兵的比例,通常在三比一,也就是三个辅兵一个战兵。
就这样还算是很高的了,有些府甚至是四比一,五比一。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两三千人大破上万军的常见情况。
因为对方的万人部队里,战兵可能也就两三千人。
另一边的三千人全是战兵。
厮杀起来,战兵一旦落败,则整体大军全都开始溃败逃亡。
相互踩踏致死的人,可要比被砍死的人更多。
不过也要看军队的具体情况,一些比较有封号的军队,或许他们的辅兵也要接受比较正规化的训练,比杂牌军的战兵也不差,能形成战斗力。
李承乾没急着自己去接受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