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新帝确立,中山王刘衎
王莽在复位之前就已经仔细分析过了,这朝中能称得上自己政敌的也只有老对手徐华了,其他人完全不够看。
要知道,他可是太学博士!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全盘继承了之前徐博的优势,也就是在舆论上的话语权,如果流言起来,纵然是同为四辅臣肯定也是受不了的。
像是董贤,傅家这些势力,先帝一死便完全丧失了优势,就连辅臣的名额都没有!
如果太后不给徐华辅臣身份,天下人绝对是不服气的,可是丁明和傅晏这些就没起什么波澜,可见一斑。
傅喜之前已经被罢官,自然连看都不需要看,这些人的权力都来源于先帝,先帝一死,那自然就如同丧失了灵魂一样。
但徐华不同,他继承了父亲徐博的大部分政治遗产,主要权力来源于遍布全国的门生故吏。
以及分别掌握荆州和凉州的徐忠徐元两人,皇帝换成谁都不影响,甚至需要向徐家妥协。
之前王家的党羽基本上清算的清算,投诚的投诚,没剩下多少了。
如果王莽没有太学大量儒生的支持,恐怕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四辅臣之首的身份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触即溃。
稍微消息了一下,太皇太后王政君重新走进大殿,坐上诸位,众臣也纷纷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新帝应该立谁!
这才真正关乎王莽能不能主政,若是成年君主的话,不管是不是广阳王,徐华也都占优势,毕竟一个老牌权臣,曾经威胁过皇帝,而另一个是忠心二百年的老牌世家
更应该相信谁,恐怕连傻子都知道吧。
所以这件事王莽绝不能让步,要是失败那就算彻底完了,回归了寂寞。
“诸位,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新君的人选还需大家共同拟订,事关国本,一个昏庸的君主无疑是我大汉的灾难。”
“相反,若是宣帝文帝这等贤德之君继位,那整个国家的颓势都将焕然一新,因此必须慎之又慎才行。”
“不知诸位心中可有合适的新君人选,我虽是太后,但在此等大事面前,也做不了主。”
王政君淡淡道,声音相当平静,仿佛她对立储这件事漠不关心一样。
先帝死后,储君未立的情况下,太后执掌玉玺,暂时能够行使皇帝的权力,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表现的太过猖狂,要做出一副对权力并不感兴趣的样子。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而且太后当权是有前车之鉴的!吕太后虽然是二百年前的事情,但也足以让所有人惊醒。
昔日的窦太后也不会明着干涉朝政的,只是会在大事上插手。
所以,必须尽量装出不在乎的样子,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危险,如果赢了,那便是下一个徐贞!与国休戚。
可若是输了,那无疑死无葬身之地!上次是因为主动退出所以逃过一劫,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
“禀太后,臣私以为,广阳王刘向可为继任为帝!”
话音刚落,徐华就出列推荐,虽然机会渺茫,但能试试也要试试,至少要把态度打出去。
让世人知道,徐家不会就这么屈服的,能击败一次,那就能击败第二次!
“臣以为,广阳王刘向品德高尚,早年曾亲自扛着锄头到民间体会百姓疾苦,就犹如当年英武的宣帝刘洵一般,相信对治理国家也有很深的间接。”
“除此以外,他是元帝之重孙,光亲疏关系也是更近的,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刘向已经成年,并且接触过朝政。”
“他若继位,我大汉便可以早日渡过这个主少臣疑的危险时代历史证明,成年的君主,对于国家的作用才最大,能将权臣的诞生扼杀在摇篮里。”
“臣恳请太后,以及诸位同袍考虑一二,这么合适的人选可不多见了。”
徐华直接将大家最关心的东西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皇帝是否应该成年这件事。
成年皇帝当然可以令国家更加稳定,当然与之相对的,也与部分大臣的利益相悖。
有时候大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贤能年长的君主,而是一个傀儡!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敛财,肆无忌惮的结党了。
而王家显然就需要年幼的君主,通过暂领朝政来发展。
“徐司徒此言差矣,莽以为,这广阳王或不可为帝,还差些火候。”
果然,刚刚才拜大司马的王莽立马就站了出来,与这位老牌大司徒针锋相对,直接表示反对。
徐华没有回话,而是静静的看着他,笑道:“王司马何出此言?”
“据我所知,广阳王为人亲浮,且有些好大喜功,当年在太原领军时就相当好战,有孝武皇帝的风范。”
“是也不是?”
“不错。”这倒是事实,这是刘向最大的缺点,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比如之前针对匈奴人,本来可以不打仗,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
可他偏偏执意要出兵,即使创造了极大的战果也无法掩盖损失惨重的事实。
所以,严格来说刘向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君主,但现在属于特殊情况,只能矮子里拔高个了,至少是很有能力和主见的。
王莽笑了笑,继续说道:“孝武皇帝雄才大略,任用徐恭卫青,北击匈奴,南征南越,马踏辽东,立下了不世之功绩,这固然是不争的事实。”
“可前提是什么呢?高帝惠帝文帝景帝四代贤君休养生息下,才拥有了南征北战的资本,敢问徐司徒,我大汉如今可有这样的条件?如果广阳王真的当了皇帝,那么他就不是孝武皇帝了,而是秦朝的嬴政!”
“汉将亡在他的手里,百年基业,付诸东流,这就是我不愿意让广阳王称帝的根本原因,太过冒险了,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
“当年文帝被景侯拥立为帝时也超乎了所有人意料,当时的热门人选乃是赵王刘如意。”
这一番据理力争下,徐华无言以对,对方拿着这个来借题发挥他确实很难辩解,更何况对方还是四辅臣之首了。
“不知王司马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王莽将目光转向了太后王政君:“禀太后,臣以为,孝元皇帝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也就是当今的中山王刘箕子可为新君。”
“够了王莽,哼,狼子野心的东西,你刻意拥立年少君主继位,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要效仿那前秦李斯霍乱朝纲吗!”身为太常的徐真站了出来,冷眼相对,甚至连前面的太皇太后都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