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代行皇帝事,雍凉图反
先帝驾崩,皇帝的人选就是尤其重要了,虽然刘氏大权旁落,被王徐两家瓜分,但毕竟还是君主,百年残余的底蕴还在,而且徐家同样大力支持刘氏。
王莽就是想篡位,时机也不成熟,至少还要再等等,因此他就打算再往前进一步过度一番。
而过度的官职就是太宰!昔日周公旦的官职。
当年周成王年幼,朝政就是周公所掌握的,权力与真正的君王无异,所以这个官职就再合适不过。
“恳请太后迎广戚侯之子刘婴为皇太子!”
众臣又齐齐归了下来,逼迫太皇太后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
“婴还是一个孺子,不太妥吧。”王政君的声音很少不耐烦,这刘婴才两岁出头的年纪!还是婴儿,让他当皇帝,那还得了?
这家伙连装都不装,要不是有着徐家地方派限制,恐怕早就篡位自立!
其实王莽篡权的时机已经成熟,无论百姓还是儒生都认为其是圣人,朝中也是大权独揽,禁军也牢牢掌握在王舜之手。
要不是地方势力做大,徐华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的!
“太后可令宰衡暂时代替太子治国,便如同那告,安汉公莽为宰一般。”
孔光积极为其站台。
“你什么意思?孔太傅所言太过了吧。”王政君眉头紧锁,她听出是什么意思了!
大致就是不让刘婴登基,继续在东宫做太子,至于皇权则由王莽把持。
这和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说是太宰,实则是皇帝。
“臣觉得不为过,宰衡为太宰暂行皇权乃是上天的执意,而且臣民无不认可。”
王舜也表示赞同。
“臣附议!”
群臣纷纷答到,已经有点逼宫的意思了,这种架势不同意又能如何呢?
“徐太保以为如何。”王政君没有看王莽那飘忽不定的神情,而是询问起了徐华的态度。
如果说这朝中有人能阻止的话,那就只有百年世家徐家了!他们在地方的底蕴完全足以支持一次叛乱!掌握着切实的兵权。
“以太后为准,臣不敢多言。”徐华浅浅的将问题抛了回去,他已经打好了算盘。
从朝中击败王莽扶持刘氏中兴太难了,而且现在大汉已经运势问题,自从元帝以来,几乎每代君主都是昏君庸君!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稍微有点能力的,还极其短命!
这上哪说理去?既然如此,索性就创造一个新的大汉,只要是高帝子嗣不就行了。
而这个机会已经来临,王莽篡位以后,徐家就会立刻在南阳扯起勤王的大旗,联合雍凉的镇军都督府,幽州的镇南将军府,三方共同出兵,夺回关中!
就算夺不下来,也能凭借已有的基础建立新朝,选拔能力足够的帝王。
所以徐华不打算和王莽硬碰硬了,就让这家伙逐渐膨胀,最终选择篡位。
他不篡位还真不行,虽然反心已经是昭然若揭,可终归还是效果不好的。
“唉罢了,罢了,就迎宰衡王莽为太宰,暂居未央宫,代行皇帝事,如周公故事,太保徐华为宰辅,辅佐太宰处理朝事。”
王政君逼于无奈,还是选择了让步,但还没到假皇帝的那种地步,而是做太宰,处于臣子的行列之中。
同时顺带还把徐华带上了,让他做宰辅,希望能起到制衡的作用,虽然已经不明显了。
这朝堂之上,基本没有能威胁的势力!
次日,已故的皇帝正式下葬,群臣追谥平帝,这次就不算一个美谥了,属于平谥,有一点悲悯的意味在里面。
说实话,平帝真是很惨的一个孩子,九岁就被王莽看重,离开家乡来到了宫里当皇帝,虽然享受着群臣朝拜,但心里的压力无疑是很大的。
而且他才活了十几岁而已!为什么突然染病去世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最惨的皇帝就是下面这一位,刘婴,也就是孺子婴!两岁就被迎回宫中,关在宫殿里,即不与人交谈,也不读书。
成为了王莽弄权的工具,后面更是活活成了一个傻子,什么都不会,连照顾自己都做不到。
这么惨的皇帝也是少见,本来是诸侯之子,应该继承爵位享受荣华富贵的。
可惜造化弄人。
元始六年三月,王莽改元居摄,大赦天下,正式担任了太宰职位,代行皇帝事,从此太后不再垂帘听政,而是退居长信宫,所有决定需向其回报。
实际上丧失了实权的,空有尊崇的地位,坐在主位操弄国家的人变成了太宰王莽!
虽然没有当上假皇帝,但与假皇帝也没多大区别,徐华虽是宰辅,但却做不到与之一样代行皇帝事。
换句话说,王莽是皇帝,徐华就仅仅是宰相而已。
朝政也是归王舜王邑等人处理,和他关系不大。
………
景公府,徐华长子徐远在元始五年的时候就坐上了太中大夫的位置,常伴父亲左右。
如今他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王莽一举成为太宰,将太皇太后赶到了长信宫中,自己坐上主位,代行皇帝事。
这与真正的皇帝就只差一个禅让的流程了,可以说他心里依然是顾忌徐家的存在。
想要等到彻底争取到河南一带后,再与之兵戎相见。
徐王一战不可避免,一个想要篡权自立,一个想要保刘安汉,两者的利益存在根本冲突。
不像其他人一样,可以靠保证他们的利益来拉拢,就像那些刘氏诸侯一般,保证他们倒是地位,从而令其不再反抗。
徐家就不同了,当年刘氏许诺的是与国休戚,百年世家,刘姓之下就是徐姓!
王莽舍得或者说能放心给这个吗?
没有丝毫谈判的余地。
“父亲,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现在王莽位居太宰,行皇帝事,囚禁皇太子婴,这和篡位有什么区别?”
“我们此时不反抗更待何时,等那家伙准备充分了,我们可就没什么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