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摇了摇头,之前那副有些憨憨的样子消失不见。
“那您为什么还同意了?背刺徐家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是私下,这名将领也没有避讳什么。
虽然南阳朝廷名义上是大汉,刘向名义上是天下共尊的帝王,可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是谁做主。
徐家尊敬,那刘向是万人之上的大汉皇帝,可若是徐家不愿意,那他便是废帝!一切政令皆虚经过徐华,一切军令皆虚经过徐忠。哪还有什么自主权可言,他还没见过一个没有自己班底,纯粹被推上去的开国皇帝。
孝文皇帝也是功臣拥立的,可当时并非乱世啊!
所以这次刘向同意与否完全不重要,也没有意义,主要是徐家的想法。
郑安淡淡道:“相信这位大权独揽的大汉宰执还没有必要骗我这么一个义军将领,按照以往来看,徐华说话都是算数的。没有食言过。”
他虽然吃不不准,但勉强还是能够保证的,关中之地固然重要,但也没有达到那种不顾一切的程度。
徐华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大汉宰执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如果出尔反尔,那必然会被诟病的。
更何况,赤眉军是关中本地人,更能得到当地豪强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所以应该会信守诺言。
………
新莽地皇二年,刘向正式下达了全面支援新朝义军的诏令,任命大司徒徐元为左军都督,大司徒徐旻为由军都督,大将军徐忠节制诸军,坐镇南阳。
讲武堂的学生也被提前征召投入使用,基层军官的数量还是很紧张的。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而其中就包括刘秀!原本他的官职是百夫长,这已经是最大的一批了。
不过,这位未来的汉光武帝不会就此沉寂下去,前左将军李扬再次迎来的重用!他之前因为败给王邑被革职。
可大汉真正的掌权者徐华并没有放弃他,拔擢为讨逆将军,划拨了八千人军队为先锋,而且对于自己手下直属军官还有推荐权!
李扬当即任命刘秀和邓禹二人为校尉,执掌两千士卒,对于一个刚刚被征用的讲武堂学生而言无疑是重用了。
这代表他拥有了立功的机会!而且随着上司的晋升,自己的仕途也会更加顺利。
河北,邺城。
徐元奉命带领部分西北军前往河北督军,他的大部队也会趁机南下,侵袭关中,可以说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只要攻破了放线,新莽便是满盘皆输,只得拆东墙补西墙。
他的部队就那么多,要分别应对洛阳方向的赤眉军与汉军,西北方向的凉州军,以及内部跃跃欲试的起义势力。
疲于奔命,就算韩信再世也无力回天。
毕竟他又不能凭空变出军队。
“好啊,终于我有生之年还是等到了这一天。”司徒府内,徐元十分兴奋,意气风发。
他在起兵反莽之前就立下誓言,早晚会亲手将逆贼的头给砍下来!
本来随着兖州局势的安定,徐元觉得自己是没指望了的,可没想到对方在国内一通乱搞,导致自己众叛亲离!
以至于天下皆反,除了赤眉军外,其他的义军也在准备。
但这次农民军暂时还是乌合之众,根本成不了气候,主要还是缺乏实战经验以及甲胄的原因。
新朝和汉朝差不多,对于兵器很宽松,但甲胄就是严防死守!
徐旻则是毕竟淡定了,心里对于王莽则越来越瞧不起,本来以为是一位枭雄,结果现在看来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而已。
他的变法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旻兄,这次我抽出了三万的西北军精锐出来,应该是足够。”
西北军依然还是大汉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常年与匈奴人以及新莽军交战,被刘向所倚重。
大汉的格局就是地方割据,但都以徐家为首,也是以徐家最为强大,无论军队、地位、政治影响力都是全天下最强的。
主要便依靠这三支强力的军队,十万西北军、八万幽州军,六万荆州军,都是嫡系。
其他的只是归徐家调遣而已,实际上内部派系林立,每个将领都有部曲,除却凉州以外,太守也掌握着极高的自主权。
雍凉主要是镇军都督府的存在,权力集中在大都督徐元一个人手中。
徐旻笑道:“足够了,这次朝廷抽调二十万大军,联合司隶的十万赤眉军共同进攻,以如今新莽朝廷的财政根本承受不住养过多的部队。”
“我们完全足够了。”
本来新汉两朝的常备军是差不多的,但随着新莽人口的大量出逃,导致财政吃紧,就连征兵都征不到什么人了。
按照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巴蜀的两千义军也已经起兵,并且如同滚雪球一般持续发展壮大。
益州的吃紧直接撼动了整个新朝的粮草恭迎。
巴蜀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唯一的缺点便是过于以来汉中这块地。
一旦有了汉中,那么便是进可攻,退可守,当年高帝就是凭借这里的人口粮食换定三秦,并以此为根基夺得了天下。
王莽对这里也极其重视,益州刺史和汉中太守都是王姓。
可如今汉中也发动了农民起义,并且规模还在持续壮大,现在保守估计已经有三万人。
到时候就可以趁着长安朝廷无暇他顾,一举控制巴蜀,没有了这个大粮仓,新莽就算名存实亡,即使能打退汉军也没用了。
拿不会汉中,那便是一个关中的割据势力而已,早晚会覆灭掉。
徐旻看向徐元,道:“贤弟去准备一下吧,明日大军开拔,算算时间,先头部队已经与新莽守军交上手了。”
徐元点点头,笑道:“我知道了,放心吧凉州的西北军也会紧随其后对关中发起进攻,我倒是要看看,在这么多线一起推进的情况下,那王莽要怎么抵挡!”
兴复大汉的机会来了!全权督战的徐忠也不打算再将进度给变长,于是下令雍凉的西北军大部队也齐齐动身。
以往西北军都是宝贝疙瘩,能不动就不动,足以见得决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