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章 势如破竹,再征汝南
大汉天元三年,皇帝刘向正式下旨,命令驻扎在兖州东郡的二十万精锐汉军火速开拔,全面进攻防守在那里的敌将王寻所部。
大军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有徐元徐忠两个人分别统领,两人相互监督制衡,以确保不会出现大的战略失误。
而真正的大都督徐忠则立即前往兖州,远程调配,他不随军前进,坐镇后方。
其实,刘向的用意就是想让大将军监管徐元这个当惯了土皇帝的骄兵悍将,虽然他对徐旻的态度不错,事事都会询问并参考其意见。
但其实,这位镇军大都督就只是看在两个兄长的份上给了点面子而已,他心里谁都不服。
皇帝就非常害怕两人起了争执无人调和,那样只会妨碍大军进攻长安的步伐,所以就调徐忠过去督战,主要就是震慑那些独立性较强的大军头。
徐元亲自率领两万精骑为先锋,直直插进敌军腹部,新军将领王寻也早有准备,实现准备好了口袋阵。
打算来个瓮中捉鳖!
他事先就研究好了徐元的作战方式,非常刚猛,先用骑兵正面碾碎对方军阵,再辅以后面的大股步兵收割。
这个战法几乎无往不利,无论是对中原军队还是草原骑兵,几乎没有人能挡住西凉铁骑的冲锋。
所以王寻就针对这个习惯做出了布置,只要中军不溃败,就可以慢慢的完成包围,将先锋后后续大军分割。
但可惜他还是低估了西凉军的精锐程度。
徐元没有惊慌,自己领着五千嫡系铁骑直直杀向了王寻所在的中军指挥所。
沿途的步兵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几乎一个照面就被马蹄给瞬间碾成了肉酱,所到之处,皆说尸山血海,而后面失去了统帅的其余骑兵也没有就此溃散。
分成两翼迂回掩护。
“大司马…汉军冲过来了!”斥候赶紧来报。
“调集所有可用士兵,一定要拦住!这还是要人吗。”王寻知道自己有点玩脱了。
战术肯定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对方这么生猛,居然吃不下。
而随着军队的调动,口袋阵也出现了缺口,一留在原地的一万多骑兵与外围十几万步兵里应外合,形成反包夹。
新莽军一触即溃,加上士气本来就低迷,平时还吃不饱饭的缘故,毫无战意,只得被冲上来的汉军步兵收割。
徐元将计就计,直接将压力转嫁到王寻身上,导致对方因为惜命丢了阵脚,原本的布置大乱。
“我了大汉,为了陛下,给我杀!”
“杀!”
“杀!”
肃杀之气弥漫在每一个汉军步兵的身上,因为朝廷许诺了非常重的赏赐,每拿下一个首级,都能获得土地金钱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在财富的诱惑下积极性大增。
而诸军中,以李扬率领的八千西北军最为勇猛,他已经在军中得到了士兵以及凉州派将领的信服。
战斗力被完全发挥了出来。
同时,刘秀这个校尉也一样,成为了为数不多被西凉军接纳“荆州派”。
如今军中的阵营划分也是极其鲜明,以徐元为首的西凉派,以徐旻为首的河北派,以徐忠为首的荆扬派,以王青等人为首的山东派。
彼此之间存在着仇视,虽然荆扬军官的老大是徐忠,但也妨碍凉州军瞧不起他们,毕竟大将军厉害又不是你们厉害。
依然改变不了酒囊饭袋的事实。
李扬自从被革职后,在除却山东派外,其他派别就不认为其属于山东一系的军人了,而是相对独立,所以才能得到西凉军人的认可。
这种门庭阵营分明的格局其实相当糟糕,导致根本就无法做到统一领导军队。
众人各自为战,即使官职更高也不服气,就比如山东军官就不服徐元和徐旻,只听从自己直系上司的命令。
徐忠让李扬带凉州兵也有点改变这种情况的意思,得到山东和西凉两派的认可。
有了这个例子,就可以继续运作其他的。
刘秀则也差不多,他虽是南阳讲武堂学生,但第一次带兵经历是西凉军,所以就被自动归类为了西北军,但离奇的是河北将领对他居然也不反感。
很多河北军都愿意配合他,也是很神奇。
“大司马…我军大败!”前线将领逃了回来,脸上粘着血液。
“这个徐元,坏我大事!”王寻十分愤怒,他也意识到对方在虚张声势了,达成目的后,就不再继续冲锋。
“唉,也罢,先撤回城内!全力固守。”
见局势逆转,他索性也就不继续在前线僵持着,转攻为首。
汉军趁热打铁,连下数县,山阳郡大部队沦陷。
十日后,城破,新莽军的展现再度后移,为了保存实力,而选择让出山阳全郡,退往济阴防守,但依旧是摇摇欲坠。
新朝的统治根基已经被大大的动摇,无论士兵,还是沿途县令将领都不打算在为其效命。
皆是找准机会开门献城,就是在这种便利之下,汉军才势如破竹。
如今算上之前战果,兖州有东郡、泰山、济北和任城、山阳五个都归了汉。
并且大军摆开架势,意图争夺济阴和动平等郡。
局势对于新莽而言相当糟糕,兖州丢失几乎已成定局,而这个郡丢了,新朝对中原的影响力便是彻底消失殆尽。
接下来直接面对大汉数十万大军就是河南,洛阳一丢,关中甚至长安也将是岌岌可危了。
毕竟司隶内还有十万赤眉军没有行动,到时候前后夹击陈留,王寻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再继续硬碰硬,而是退回虎牢关之内。
其实王莽也根本没指望兖州的那十几万人能抵挡汉军的攻势。
他的想法是趁其不备,等汉军拿下兖州,士气高涨,狂妄自大之际,再将所有隐藏的实力一股脑发挥出来,一战而定!
其实王寻也一直在隐藏,就等着那个机会的到来。
山阳,汉军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