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赶鸭子上架
不是什么事,都可以进行事后补救。
哪怕永宁帝给予了庞阁老死后哀荣,谣言还是传的满天飞。
为了辟谣,几位阁老一起出面向百官证明庞亨升是自然死亡,清流党人依旧不买账。
以往庞亨升活着的时候,许多清流党人看他百般不顺眼。
觉得他从当上首辅后忘了本,就光顾着平衡朝中局势,没有把好位置留给自己人。
现在人一死,情况立即发生了变化。
有大佬在上面撑着,清流集团才是朝中的第一大派系。
尹左二人谋逆被诛杀,徐文岳要回家守孝,庞亨升在此时一命呜呼,清流集团一下子就脱离了权力中心。
当初在背地里骂庞亨升的,都是利益分配中没拿到好处,或者是觉得收益不及预期的。
人心欲壑难平,无论是谁上去,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不管怎么说,在庞亨升担任首辅期间,清流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张,许多清流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现在人一下子没了,清流集团脱离了权力中心。后续再遇到类似的事,连帮忙争取的人没有。
涉及到了切身利益,清流一系的官员,自然要趁机闹腾。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们现在闹的越厉害,皇帝才越有可能对他们进行安抚。
大家的要求不高,只要皇帝对徐文岳夺情,让他替补首辅的位置,再把内阁空出来的名额给清流出身的官员即可。
当然,皇帝愿意多给,他们也不介意全部收下,最好把满朝文武都变成自己人。
毫无疑问,清流集团想要的东西,不光永宁帝不想给,其他派系也不乐意给。
政治斗争容不得柔情,好不容易等来了清流集团衰落,大家落井下石都来不及,又岂会雪中送炭。
徐文岳的丁忧奏书,刚从下面递交上来,永宁帝在第一时间就予以批准。
对一名亲政的皇帝来说,辅政这种生物,就是不该存在。
有机会合情合理的把人赶出朝堂,干嘛要进行夺情。
这样的举动,对百官来说,就是最明显的政治信号。
那些被清流集团长期压制的派系,此刻纷纷活跃起来,向清流阵营发起进攻。
偏偏清流党人只是口号喊的响亮,本质上同其他派系的官员一样,都有一堆的黑历史。
旧账往前面一翻,黑料就滚滚而来。
偏偏永宁帝又是眼中容不得沙子的皇帝,一时间大量的清流党人被罢官去职,情节严重的甚至直接进了诏狱。
一时间,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场面。
朝中的政治斗争,同样影响到了前线。
自从徐阁老被批准丁忧的消息传来,李牧明显感受到了监军贾博心不在焉,面对巡抚的时候,也没了往日里的傲气。
别的大臣丁忧守孝,等到孝期结束后,上个折子就有可能被皇帝诏回。
身为辅政大臣的徐文岳,却没有这种机会。
先帝担心自家弟弟镇不住场子,授予了一众辅臣大量的权力。
哪怕皇帝亲政后,辅臣们手中的权力,还是远超普通内阁大臣。
更糟糕的阁臣皇帝可以找借口罢免,辅臣只要不犯重大错误,那就只能供着。
对永宁帝来说,辅政大臣的存在,就是在限制他的权力。
涉及到权力斗争,双方根本不存在缓和的可能。
前面诛杀声名狼藉的左光恩,就留下了大量的隐患。非到万不得已,永宁帝也不想再次举起屠刀。
能够借守孝丁忧的机会,顺势把徐文岳送出朝堂,无疑是最佳选择。
不过这么一来,贾博就苦逼了。
后台一下子没了,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官员。
幸好此前争取到了布政使的职务,跨入了正三品行列,不然他的仕途就危险了。
……
“李指挥使,贼寇正在撤离桂林,如果我们杀个回马枪,定能给予他们重创!”
贾博开口提议道。
没人可以依靠,那就只能靠自己。
相比清流一系的其他官员,他有军功在身。
加上广西地处偏僻,朝中的政治风波,一时半会儿还波及不到他身上。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站稳脚跟,那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功勋。
官场有一套运营规律,就算是打击竞争对手,也要遵守基本游戏规则。
想要无辜罢免一名有功之臣,那是会引发众怒的。
本质上,无论是哪个派系主导朝政,大家都有一条共同的底线——不能让帝国崩溃。
“还需要再等等,叛军现在只是在进行试探,他们的主力尚未从城中撤出。
此时出击的话,确实能够占到便宜,但收复桂林就难了。
如果可能的话,收复桂林也要往后压一压。
朝廷正在换帅,此时把战功报上去,有些不合时宜。”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军事要为政治服务。
徐阁老要回乡守孝,收复桂林的功劳,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可新来的总督不一样,人家初来乍到,正是最需要功劳的时候。
不是他想要溜须拍马,怎奈大军的后勤在人家手中握着。想要获得更多的物资,就必须同新来的总督打好关系。
“李指挥使,你可是知道了新任总督是谁?”
巡抚张思翰关心的询问道。
广西穷的叮当响,巡抚衙门的一应开销,都需要朝廷拨款,他这个巡抚根本硬气不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搞清楚新任总督是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理论上来说,文官有同窗座师一堆的关系,消息要比武将更加灵通。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涉及到大规模军事行动,就绕不开大都督府。
人选在讨论过程中,都督府就会参与进去。李牧的后台在都督府,能先一步收到消息,也是正常的。
“具体是谁,本将也不确定。
不过朝中知兵的文官,本来数量就少。身份地位足够的,那就更少了。
坐镇九边的几位,肯定是不能动。
新任总督想要快速上手,就必须提前了解前线局势。
符合基本条件的人选,无非是南京兵部尚书、江西巡抚和湖广巡抚三人。”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消息是从京中传来的,围绕着总督的人事任命,各派都快要打了起来。
不同于以往,现在内阁中出现了空缺。
担任总督主持平叛,就相当于半只脚跨入内阁大门。
各派僵持不下,总督人选直接难产。
好在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永宁帝想赶徐文岳回家,就不会允许百官们拖拉。
拖的时间太长,万一前线大获全胜,载誉而归的徐文岳就没那么好打发了。
“如果是这三位的话,事情就麻烦了。”
张思翰皱着眉头说道。
南京兵部尚书地位最高,作为直管领导知兵是肯定的,但具体水平谁也说不清楚。
反正亮眼的功绩一件没有,遇到事情都往京中兵部推,典型的官场不粘锅。
作为巡抚中排名靠前的存在,江西巡抚和湖广巡抚都有资格更进一步。
然而他们的军事水平,同样受人怀疑。
看两省官军的表现就知道,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若是统帅诸省联军,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