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也不会传出去,咱们大周丢不起这个人。
修道这事有陛下的支持,姚兄拦不了,若是一意拖延时间,尽管出招,三问奉陪就是了。
说起来,这大周的首届状元应该是崔兄才对,他一篇政务论,陛下爱不释手,十个考官,七人联名称颂,三人沉默,理应选为状元之才,只可惜他出身不好,所以落了下成。”
姚崇轻笑,“驸马说笑了,陛下选拔人才向来不拘一格,来俊臣那样的出身都能成为京中要员,若陛下真属意崔玄,又有谁能令她改变注意。崔公子的出身,我自是不及的。
姚崇虽然愚笨,只有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办法,但是读书作文章却还是有自信的。崔玄之才,我也仰慕,却并不会因此妄自菲薄。再者,陛下求贤若渴,怎么会多年不用崔公子?”
沈三问听到这个问题很高兴,这个问题真是问的好啊,“昔日卧龙久不出世,只是没有合适的人三顾茅庐罢了,现在他就出山了呀。
看来姚兄对自己的才学还是很自信的。我懂,但愿姚兄见到当时的答卷也能如此。”
姚崇王彬听他一席话,均是沉默无语,这是自恋到一定境界了。
沈三问起身让人拿了笔墨纸砚,给张扬介绍军制的时候,他读了很多遍崔玄的文章,自然而然记下来了,此时默写出来毫不费力。
写完递给一旁等候许久的姚崇,王彬早已在一旁看完,心下震惊不已。
姚崇读罢,虽然吃了一惊,但并不相信这是崔玄当时所做,以他现在的地位和阅历,写出这篇文章也不算难。不过科举之时,可不像现在,他在殷王身边左右周旋对官场有了深刻的理解,还有刘仁轨和狄仁杰的提拔。若这是崔玄几年前的作品,无疑的确是他输了,所以他并不相信。“驸马能写出这篇大论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沈三问脸色沉了沉,就算我写不出来你也不能说出来啊,狗眼看人低啊?“姚兄误会了,这是何人所做,一问便知。科举文章大多都被印刷成册,当年唯独少了这份,只是因为军政大事不能公之于众,不然您这个状元头衔早就成了笑柄。
崔玄初时不过有些失落,读了您的文章,哈哈,才愤愤不平。因为何故,大家都心知肚明。
崔玄不愿做官,陛下也因为这事叹息了好久。”
叫你嘲笑我,还给你。
就算文采差不多,眼界和笔力深度,崔玄都超过姚崇太多了,所以当时在场的人都一致推荐了崔玄。
姚崇还是有些不信。
沈三问又道,“狄大人是知道的,姚兄可信得过。”
然后,姚崇的心防就有些垮了。能拿狄仁杰出来说事,自然不能是假的。状元一事一直都是他的骄傲,即便在几位老大人面前都未曾觉得低人一等,便是有这份自信,他才是当代才子之首。突然有人告诉他,这只是另有隐情,最优秀的那个人一直就不是他。
若是从未得到,失去也不会如何。可是一直以为是自己的东西,原来是别人的,这滋味可不好受。
沈三问又火上浇油,“当时是因为崔察为了避嫌,在陛下的面前胡扯了一通,李敬业之乱初平,陛下也有意打击世家。不过不要紧,现在你扶持殷王,崔玄扶持公主,这一杖胜了,可比科举一事能说明问题的多。”
然后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姚崇十分愤怒,只维持着基本的风度,“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