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汉武帝时期,汉隶就基本已经成为主流字体了。
有人则认为到西汉晚期,汉隶才完全取代小篆。
也有学者认为,文景时期,汉隶就获得了发展。
总之,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不过现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这么多竹简和木牍。
如果这些竹简和木牍后期修复完成后,确定大多数都是以汉隶书写出来的。
那基本就可以确定,至少在汉宣帝时期,西汉已经完成了从小篆到汉隶的转变!
因为,海昏侯作为一个列侯,并且还是刘氏诸侯王之后。
如果连他自己的公文、藏书,都是以汉隶书写的。
那可以说明,至少在他生活的时候,汉隶已经成为了西汉上层贵族们通行的文字了!
要知道,在这些已出土的竹简中,部分竹简上是可以看到零星文字的。
而其中,有不少竹简都是以“臣某”等字样为开头。
这说明,其中很大一部分竹简,实际上是海昏侯与当时的皇帝之间来往公文的副本!
而这些“臣某”,用的字体都是汉隶!
连列侯与皇帝之间来往的公文奏章,用的都是汉隶,这还不够证明汉隶在汉宣帝时期的普及程度吗?
当然,光是和皇帝之间来往的公文,肯定不会有数以千计的竹简。
以海昏侯和汉宣帝之间的复杂关系,两人之间绝对不会有太多交往的。
实际上,藏室内堆满的这些竹简,估计大部分都是海昏侯自己的藏书!
乐观估计,可能包含了如医术、农书等多种古代文献。
将丰富世人对西汉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
要知道,这些竹简可是整整堆满了一间藏室!
属于历代汉代考古出土的竹简中,最为集中的一次。
这无疑可以说明,海昏侯应是一个喜爱读书之人!
汉代人,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淳朴”的,没那么多肠子。
在对待死后的随葬方面,基本上是很实诚的。
墓主人生前常用的东西,喜欢的东西,都会被埋入地宫。
并且不会为了作秀之类的,陪葬一些不属于墓主人,但是有助于提高墓主人形象的东西。
也就是说,有这么多书,基本可以证明,海昏侯是一个很爱读书的文化人。
那么,问题来了。
海昏侯刘贺,在史书上的形象,可和“读书人”是一点都沾不上边的。
昏庸无道,就是对他的唯一注解。
可是,一个昏庸无道的人,又怎么会这么热爱读书,这么热爱学习文化呢?
难不成,这座墓其实不是初代海昏侯的墓?
可是除了初代海昏侯,这座墓的墓主人也没办法和其他人挂钩啊?
那么,到底是史书上对刘贺形象的记载有抹黑的嫌疑。
还是刘贺其实是个虽然昏庸无道,爱干荒唐事,但是却很喜欢读书,学知识的文化人?
品,细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