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晓看红湿处
道僧不问姓名,山水神祇不问前世,只有读书人,说话办事前会说明原委,前因后果,给你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何长安觉得,在这件事上,读书人做的好。
但不能说道门那些牛鼻子不讲究,也不能说佛门的大和尚、小尼姑做错了,实际上,大家都没什么问题,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道门修的是长生桥,佛门修的是功德果,距离人间太过遥远,而且越来越远,都没什么烟火味儿了。
用老读书人的话讲,就是修仙学道的,修着修着,便没有人味儿了。
但读书人不一样,离了人间,不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你读书还有个屁用?
至于为天地立心,这事太大,何长安还不敢想。
老读书人说他想过,但还没想明白,等想明白了,一定会告诉何长安,以及书院所有读书人。
何长安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读书人、还是修行者,这件事,他曾问过老读书人,吕先生很敷衍的说了一句‘吾日三省吾身’,便没了下文。
后来,他索性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一心一意的把自己的事做好,读书、打拳、参悟剑意,一样都没落下,一丝不苟。
所以,当他与一位前朝、不知多少年前的落魄山神共饮,在山顶的破庙中,把酒言欢,就显得很是放松。
那位不吃肉、只喝酒的山神老爷,对何长安的感觉很好,很舒服,愿意给他讲一讲,这一两千年来的憋屈和不平。
当然,就算如此,这位山神老爷,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颓废和抱怨,只是有些不平意。
在这位老爷的口中,何长安第二次听到,这片天地其实很大,曾经有仙、有佛、有妖魔鬼怪。
当然,更有人。
有了人,才有了文字,有了书籍,于是,便有了读书人。
再后来,便有了圣人、有了七十二座书院,教化天下,蕴养人族气运,以浩然之正气镇压妖魔鬼怪精,不让其肆意妄为。
于是,便有了所谓的规矩。
规矩比天大,这句话听着是不是很霸气?但你可知道,为了这句道门、佛门、妖族和魔族居心叵测‘总结’出来的话,人族天下付出多大代价?
“大约,就只有取义成仁这句话,能道尽其中辛酸了。”山神喝酒很快,讲话很慢,黎明时分,他长身而起,转首北望,继续说道:
“我是个粗鄙武夫,很多道理,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听当年跟随我人族大军的读书人,闲谈时所讲,也许当不得真。
不过,雨夜漫漫,山高风急,骗你的几碗酒喝,讲来解解闷,倒也不错。”
山神性情甚是豪爽,很有边境大将的风度,几句话,便让何长安热血沸腾,不由得也站起身来,端了一碗酒,道:“再敬前辈一碗酒!”
山神包裹在蓑衣中的面孔,极为模糊,但何长安能感觉到,正在目光炯炯的盯着他看。
“这一碗酒,洒在供台前吧。”
沉默良久,山神老爷轻声说道:“一千多年来,这是我享受的第二口人间香火。”
天快亮了,雨渐渐停了。
两狼山殿的破庙门口,山神落寞的站在泥泞中,抬头看了一眼天,垂头自语:“那是一个老读书人,领着一个自称剑修的小屁孩,让我醉了一千多年……”
山神的身影渐渐稀薄,最终消散,他的话语也渐渐微不可闻。
何长安走到供台前,从储物袋里取出最后一坛酒,拍开封泥,淅淅沥沥的,一股脑的全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