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如此想的,但送得太重了,我这身份不对等啊。”县令又道,“我好歹是堂堂县令啊,再说了,你不是给了悬赏的钱么?那就够多的了。”
其实呢,他主要怕送得太重,引起庐陵王的怀疑。县令送农家重礼,任谁见了都会多猜想。
庐陵王定会疑心他认出了庐陵王,会不高兴的。
庐陵王一家被贬来此,一直没有公开身份,也是不希望被人识破的吧,被人认出来,那多没面子?
县令夫人说道,“上次是感激他们救了儿子,这回是感激李三姑娘治好了我的病,我出于感激,送他们家贺礼,都是应当的。”
县令恍然,“对对对,李三姑娘治好了你的病,咱们还没有送诊金呢,就拿贺礼还吧。”
救命之恩送重礼就说得过去了。
夫妻俩商议了一番后,最后决定,送些通俗却又不谄媚,不便宜的礼物。
县令挑了对用孔雀毛做的挂屏。
这挂屏上还有他的墨宝,能时时让庐陵王记着他。
县令夫人送的是一个梳妆盒,里头有成对的用品。
一对玉柄牙刷,一对刻着百年好合的玉梳,一对玉簪。
礼物不贵重,却很有寓意。
除此之外,两人又商议着,让李立行代表他们去李家贺喜。
县令夫人身子未痊愈不宜去,县令身份不适合。
。
李玉竹他们回到县令府的时候,已经正午过了。
时间也不早了,县令马上安排午饭给他们践行。
李立行得知要他带表县令去赴宴,高兴得连声答应。
县令夫人叮嘱他,“你这次去,代表的是我和你爹,切不可做出无礼的事来。”
李立行被李玉竹一家子和穆元修教育了多日,早老实多了,他认真点头,“知道了,娘。”
吃过午饭,县令命人备马车,又派了两个衙役跟着护送他们,马车高调地出发往村里而行。
五十来里路,漫长无聊。
李兴安便和李立行说话打发时间。
“李立行,你父亲说,要你代表他赴宴,你的规矩学得怎样了?”
李立行眨着眼,“规矩?什么规矩?”
“酒席上的规矩啊?如何敬酒,如何回敬酒,见了人说什么话,你父亲可教过你?你的年纪小,到了酒桌上个个都比你大,但你身份又不低,该如何应付他们?”李兴安问。
这可是个难题,李立行头次觉得,遇到了天大的事。
他吓得不知所措,“怎……怎么说?”
临前行,父亲再三叮嘱他,他代表的是县令一家,千万别出差错。
闹了笑话笑的可是他爹县令。
李兴安轻咳一声,开始说教起来,“到了我家,你呢,一切看我眼色行事,我说敬礼,你就得敬礼,我说不敬礼,你就站着露个笑脸便好,记住啊,不是讨好的笑,就普通的笑容就好。”
看起来简单,但好像还是难。
李立行似懂非似懂地“哦”了一声。
李玉竹笑着拍拍她的肩头,“别怕,到时候大家都会教你的。”
“好吧。”李立行吐了口气,他信任李玉竹,不太相信李兴安。
李兴安笑得焉坏焉坏的。
.
柴娥英和世子的亲事订下后,仍就住在桃村的老宅里。
柴老太太派了人来接她回去,要她从大宅出嫁,她怎么也不肯回乡里的大宅去。
柴大公子并不劝她。
她和二房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没必要回去找不愉快。
她再泼辣再厉害,一人同一家子吵,是吵不过的。
不过,因为大房的田产全在柴二老爷的手里把持着,柴大公子心里即便不愿意回大宅,也不得不时常地回去,维持着继父子的关系。
他担心二房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地耍赖,那他们兄妹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他不甘心如此。
这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又来到乡里的大宅,见了柴二老爷后,又来看柴老太太。
自打去年柴二老爷的第三位妻子生了儿子后,柴二老爷对柴大公子这个侄子兼继子马上就冷淡下来了,关系仅仅只是见面熟的那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