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诗如同一道雷电瞬间击中了此人的全身,那只伸出去推同僚的手竟然呆立在了空中。只要是读过书的,都躲不过《将进酒》的魔力震慑。
这位新来的曹考官,生怕自己这一下推下去,同僚会惊愕出声,进而惊扰了这首绝世妙诗的诞生。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江小弟,霍书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曹植)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封建论》很长,张哲根本没有抬头看周边,又吟诵了一首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继续震撼着所有人。这首诗里的那些上古的地名,他一个也没改,当然若有人问,他便只会用“梦游”二字来推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佬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一首极长的雄诗念完,曹姓考官终于松了一口气。忽然,在他的脖子后面,也有人同样松了一口气,一只僵硬的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曹考官回头一看,却是同僚郑考官,显然这位是第三位被派出来的。
就在此时,考号内掷笔声响起,有人在敲击案板:“书吏,交卷!”
一只弥封袋被交到了李考官的手中,几位考官灼热的目光几乎将这弥封袋烧穿,谁都知道这里面必然是一篇雄文。只看用来佐文的诗词就知道,这文怕不就是一片传世之作。
张哲轻轻的吹熄了蜡烛,但是周边的蜡烛光晕却逐渐多了起来。经过张哲这么一弄,很多人都文思大开,也有许多人再也无法动笔,更无法安睡。张哲所散发出来的那睥睨人间的文采,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甚至包括国子监的考生们。
与张信之比才学,算了,洗洗睡不是更香么?
考厅之内,周知易也刚刚放下笔,张哲刚才吟诵的诗词都被人一字不差的报了上来。老头子低头把这些长诗又默读了一遍,抬头看向了左右副考。
“此子放之天下,凡三百年可得乎?”
副主考黄瑾却呵呵一乐,叹息着摇起了头:“三百年?难!若是某来评判,须再加一甲子,只问六甲子内,或可得其一否。”
另外一位副主考是来自中书省的田玉文,这位曾经的探却有不同的看法。
“诗词无双或可赞之,但这文章却要等到揭封之际方可知其真才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