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诗作能够获得头名,在于寿宁公主,这么一来,个人的喜好厌恶就尤为重要了。
孙易发前来参加兰台诗会以后,大致摸清楚了寿宁公主的心思,立即叹了一口气说道:“京城里难得有了今夜的盛世,但凡是有名的才子都到场了,唯独可惜的一件事,缺少了解元公李冕。”
才子们对于李冕的态度,可有可无,在兰台诗会里见了他大多给几分薄面,不来也无妨,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至于孙易发这句话里的可惜,在官绅公子听来没有多少感触,在才子们听来着实可笑,谁都清楚,李冕所谓的解元公是撞了大运获得了嘉祯皇帝的钦点,原来不过是一个排在末尾的寒门读书人。
哪有多少才气,即便是来到了兰台诗会,应该是贻笑大方还差不多。
孙易发看似是为李冕说了一句话,却勾起了才子们心里的不公。
十年寒窗苦读,竟不如某人的运气好,这让才子们心中充满了愤懑。
才子们不敢怪罪嘉祯皇帝,只能把怨气撒在了寒门出身的李冕身上,认为他的存在,便是科举考试最大的不公和笑话。
孙易发这番话勾起了才子们的愤懑不满,难免要说出几句牢骚话,一两个人说倒没什么,大部分才子都在抨击李冕无才无德,就很引人注意了。
寿宁公主与才子们只隔了一面青帷幔,各种愤懑不满的声音,传到了厢房里。
寿宁公主笑了,达到了她所想看到的情况,对于引导才子们站在李冕对立面的孙易发,很是满意,心里已经有了把他那首诗词列为头名的想法。
孙易发帮着达成了目的,自然要给他一些甜头,也要让官绅公子们知道她的出手阔绰。
往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不止孙易发一个人站出来主动相帮了。
相比较才子们站在李冕的对立面,更让寿宁公主感到满足的是,这一切全在于她的利诱手段。
屡试不爽的利诱,再次起到了作用,让她感受到了极大的心满意足。
寿宁公主看向了旁边的长平公主,见她好看的柳叶眉渐渐拧在了一起,因为李冕遭到才子们的针对,有些坐不住了。
寿宁公主心情更加畅快的同时,又感到了一丝不解,当初李冕和一只母鸡拜堂的事情,早就听说了。
按理来说,长平公主和李冕之间的关系不怎么融洽,说上一句疏离也不为过。
怎么会因为李冕产生不悦的情绪,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长平公主和李冕是一对琴瑟和鸣的夫妻。
寿宁公主故意叹了口气,哀怨着说道:“父皇也真是的,居然把女儿嫁给一个没有多少才学的读书人,还是贫贱的寒门出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