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京城
所谓国会请愿,是清末立宪派人士所主张的一项政治运动。
他们希望清廷速开民选国会,实行内阁制,但是摄政王载沣一直拖延,先是与立宪派约定了九年的时间,而后实在熬不住,只能提前了三年,但也一直要到宣统五年才会设立国会。
随着国内外的局势发展越来越恶劣,立宪派人士对于开国会一事上始终紧咬不放,几次请愿运动的规模一次比一次浩大,他们希望国会成立的时间可以进一步提前。
毕竟,哪怕四年也是很长的时间了。
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权力斗争和利益的分配。
现在国内虽然没有大的动乱,但看不见的斗争却丝毫没有减少。
各地的官僚拼命寻求割据,朝廷上的各个派系相互争斗,若非朝廷勉强还能够掌握北洋六镇,恐怕内部早就反了。
但就算如此,现在也到了即将引爆的边缘。
一旦有人出手打破平衡,整个局势就会瞬间炸开。
这也是吴赫笃定载沣不可能杀他的原因,吴赫自己又不是什么小角色,那是朝廷里有数的封疆大吏,还是摄政王一系的有力支持者。
只要载沣不是傻子,就不可能做这种自断一臂的事情。
吴玄之和吴赫二人乘坐着轮船,沿着长江一路往东边而去。
夏季水灾的影响力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散去,两岸的田地荒芜,根本看不到人烟。一些原本贸易发达, 人烟稠密的沿江城市, 此刻也萧条了下去。
整个时代,都好似是灰色的。
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麻木和呆滞。
一直到他们的船只抵达金陵的时候,情况才好转起来。而等他们到沪上, 整个世界才彻底改换过来, 变得热闹繁华。
吴玄之他们在金陵逗留了两天,修整之后, 便重新启程, 沿着海路一路向北方进发。
其实本不用耽搁这么久,但吴赫毕竟是封疆大吏, 沪上的官员听闻他在此逗留, 纷纷上来参见拜访。
此时的沪上虽然开阜,且因为有大量租界的缘故变得繁华起来,但依然隶属于松江府管辖, 这里最高级别的官员也比吴赫要低一大截。
离开沪上的第三天,船只终于在天津靠岸。
天津附近的官员早就有人在码头边上接应,在数十人的队伍簇拥中,吴玄之等人进入了天津城。
……
天津城繁华了很多年。
因为码头的缘故,整个城市异常繁华。
哪怕之前大水的缘故导致各地混乱无数,但似乎丝毫都没有影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