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没有康熙皇帝了,但还有康熙大汗!(求月票,求订阅)
归化城,银佛寺。
大朝会还在继续,主持朝会的依旧是康熙康麻子。
在宣布了“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了虚岁才六岁,啥都不懂,根本不可能亲政的太子胤礽,并且给自己搞了个“摄政太上皇”的名头之后,康熙就开始说起大清今后怎么办了!
“咱们的大清国虽然有点破了,丢了大半个中原,但是大清拥有的不仅是中原,还有东北的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辖地,还有西北的陕甘之地。另外,朕还是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康熙汗!朕虽然不当康熙皇帝了,但是这个康熙汗,朕还是得当下去的。因为朕的蒙古大汗是库里台大会选举出来的,是雪域大喇嘛赠与的.”
康熙的语气明显加重了,他这是在提醒下面的人,他的蒙古大汗宝座是不能交出去的——他的蒙古大汗法统来源是库里台大会和雪域教廷的神权,这就决定了他拥有的不是一个世袭汗位,而是一个“选汗”。所以他不能“选汗”传给儿子,而且库里台大会也不可能推选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当大汗。
康熙又道:“而西北陕甘之地和东北的盛京、宁古塔之地间的联络,又必须通过漠南、漠北和东道蒙古加以维持。如果咱们失掉了蒙古的地盘,那么大清国也就被分成了东西两块.怕是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朱和墭各个击破了!
所以我北清存亡的根本,就在于牢牢掌控蒙古!”
是牢牢掌控蒙古?还是继续拥护你这个大清太上皇兼蒙古大汗的康熙爷?
底下人的心里都明镜儿似的,这个康熙皇帝嘴上说“罪己退位”,但实际却利用自己的蒙古汗位和北清皇权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现在是北清不能没有蒙古,而要控制蒙古又不能没有康熙汗所以北清的新八旗和鲁勇就不得不支持康熙掌控蒙古。
这个“康熙——蒙古——北清”的连环套还真是挺高明的,一环套一环,牢牢地把新八旗、鲁勇和康麻子捆绑在了一起。
康熙的目光在底下那群又露出恭顺表情的大臣们脸上划过,心里面说不出的得意——这些人还不都是任凭自己拿捏得奴才?哪怕自己不是大清皇帝了拿捏他们也是小菜一碟!
不对,也有不是小菜的!
拥兵六万孔圣公就不是小菜,他还在哪儿春风满面的坐着,好像在看康熙的笑话似的。
“圣公弟弟。”
孔圣公笑着起身,冲康熙行了一个揖拜之礼,“太上皇有何吩咐?”
康熙笑道:“归化城这边毕竟不是久居之地圣公觉得何处是我北清立足建都、休养生息的福地?”
这个问题问孔圣公还真是问着了。儒宗的几个大佬,除了留守山东的黄植生,其他人都跟着孔圣公。在往归化城撤退的途中,这些人就在商量何处可以建都——他们当时不确定康熙能生还,所以已经在做儒宗掌控大清的准备了,自然要考虑迁都的问题了。
“上策是迁兴庆府,中策是迁京兆府,下策是迁往盛京。”孔圣公马上就拿出了最符合儒宗利益的方案。
他说的兴庆府就是宁夏府,当年西夏定都在那里的时候,曾经用过兴庆府的名称。明朝的庆藩也封在那里,所以兴庆府城内有现成的王府可以使用。
兴庆府周遭的农业比较发达,拥有宁夏、灵州两大灌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所以兴庆府的土地也足以养活二三十万大清国族。
而且,兴庆府还靠近河套草原,附近有阿拉善、鄂尔多斯、察哈尔三部蒙古人的牧地,其中察哈尔蒙古人在布尔尼跑路后再次变成了大清皇帝的直属蒙古。所以定都兴庆府也有利于大清朝廷控制一部分蒙古部落。
另外,兴庆府距离雪域、西域也比较近。现在控制雪域、西域的大喇嘛、和硕特蒙古、准格尔蒙古同大清朝廷的关系都很不错。清廷如果定都兴庆府也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援。
最后,定都兴庆府的大清也比较容易向一个和吴周政权差不多的地方割据政权演变。如果哪天胤礽觉得自己无才无德,不配君临一方,而要让位给孔圣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