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区里的孩子,吃着五谷杂粮,喝着包谷粥,吃着山野菜,嚼着毛草根儿,连牛奶也没见过,却吃的胖乎乎的。
“会上讲什么了?”老兰头又问。
“爸,旮旯村小学停办了。”兰低下了头。
“是呀,也该停了,风风雨雨这么些年了。”
老兰头说着,麻利地用柴刀劈裂了树身,把削好的桃树枝儿插进树缝,关键是皮儿对着皮儿。
然后快速地用麻绳绑了一圈,再糊上黄泥巴,然后用塑料袋一包,成了。
忙完了这一切,老兰头又说了话,“闺女啊,现在不信技术不行,就像这桃树,结的桃子五六个才一斤。
现在一嫁接啊,一个桃子就有三四两,这是啥?这就是知识,这就是文化。
旮旯村,太小了,小的就像一个普通的山卯子,而旮旯村小学,明义上是个学校,可只有你一个教师,还是民办的……。”
老兰头说着,坐了下来,掏出了旱烟锅子,又一明一灭的抽起旱烟来。
“那,我回市里去,反正汽水厂里也需要人。”兰说。
两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小小的旮旯村,生活了几十年,这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棵草,甚至于每一块石头,兰都无比的熟悉。
还有这土坯墙的篱笆院,院前的小学堂,低矮,雍肿,厚重的土墙上还裂了缝儿,一条小虫子正在里面爬来爬去。
父亲可以带到市里去,而这老屋,水井,菜地,还有老枣树,树上的喜鹊,就只有留在原地了。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真离开了,兰心里不免又一阵伤感。
这人啊,就像风筝,无论你飞的多高,多远,这老家啊,就像一条丝线儿牵着你。
如果丝线断了,这风筝啊,就成了无根的萍,就落的找不着地儿了。
这一去,再回老村,就成了过客。
……………
“,,快点,快点换换衣服,给我回,回市里去。”一辆三轮蹦子还未停稳,马大庆就跳下了车。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兰问。
“咱,咱大爸从国外回来了。”马大庆说。
“你大爸不是打仗打死了吗?”
“哪能呢,好好的活着呢,那时没法通信,现在改革开放了,他让一位探亲的老乡捎了信,就在这几天到家。”
兰一听,连忙抱着草垛儿进屋换衣服去了。
不一会,马大庆抱着草垛儿,兰手里拎着一只老麻鸭,一只芦老母鸡就出了篱笆院。
往常,那些拉客的三轮蹦子特别多,而今天,却像是故意作对似的,官路上空空荡荡的,别涚车,连个行人也没有。
不一会儿,马大庆累的胳膊发麻,兰干脆找个小棍,挑着鸡鸭走。
不一会儿,两人累的出了一身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