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右佥都御史与金华参将(求订阅)
为了迎接吴大人回归,徐青身为其得意门生,自然要回江宁府负责迎接事宜。
另一边,既然流波山的事,需要再等一等。
冯芜便和他一起回去,她打算先闭关一段时间,提升自身的道术,并尝试将自身的气血进一步提升并加深虎魔炼骨拳的修行。
至于徐青,只能说消化完上次的战斗经验之后,又要进入一段平台期。
七参露丸虽然是四曲灵参制作的灵丹,但对于练脏武者而言,只有在初始服用时,有不错的效果,后面更多是起到迅速补充气血消耗的作用。
而且到了练脏之后,气血增长不过是武道修为精进的一部分,精神、意志、境界以及将武学完美锲合自身等多维度的统合,才是进阶武道宗师的关键。
到了这一步,心境修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物质上的资源,仍然是不可或缺。
换句话而言,练脏之后的修行,是十分苦功,未必能有一分收获,若是三十岁之后,逐渐跨过身体的巅峰期,二十分苦功,或许也只能保持住巅峰,功夫不退步而已。
年龄越大,想要保持巅峰越难。
这时候,便需要经历生死恶斗,血火淬炼,才能勇猛精进下去。
要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量。
在这方面,徐青其实不如林天王纯粹。
但他最大的优势是身体年轻,这也是林天王羡慕不来的。
若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江湖中便有个很显著的例子——大禅寺方丈雄禅!
雄禅少年时便即武功有成,出道以来,经历过多次生死恶战。
大禅寺上代方丈虚空大师,因为担心雄禅年轻气盛,过于目中无人,得罪同道,以至于将大禅寺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在雄禅接任方丈大位之前,设下三三之劫,九九之难,作为考验。
其中每一劫,每一难,对于一般的练脏高手,都是生死攸关的大难题,雄禅凭借其卓绝的武功,过人的智慧,一一将其克服。
最终虚空方丈才认可雄禅能接任大禅寺方丈之位。
并且在传位大典时,深深感慨,自大禅寺开宗立派以来,没有谁的方丈之位,得来有雄禅那般艰难的。
正因经过这么多磨难,雄禅一接任方丈之位,便得到了大禅寺上下的尊敬和信任。
其继任方丈以来,在朝廷的打压以及天子好道的背景下,依旧将大禅寺元气保存,更是发展出不少潜势力,枝叶蔓延。
虽然未曾恢复大禅寺最鼎盛时的气象,但在江湖庙堂有识之士的眼中,如今大禅寺的根基极深,已经极难撼动。
偏偏雄禅接任方丈以后,并不矜伐己能,夸耀自己的武功和才学,反而重视寺内上上下下的诉求,团结一心。
在道门强势的情况下,依旧让大禅寺诸多弟子,无论僧俗,借着各种机会,渗透进官场和江湖的中下层,布成广大的罗网。
而且他有如此大的势力和震怖江湖的武力,待人却愈发谦和,一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立时便能改正。
徐青了解雄禅的经历过往之后,都不得不心生佩服。
好在大禅寺的老巢在北方,属于朝廷眼皮子底下,大受掣肘。若是在南方,估计魏国公这老狐狸都得和此人沉瀣一气,徐青刚起家那时,指不定就给人家谈笑间解决了。
眼下,徐青和雄禅双方更多是浅尝辄止的合作。
处于暧昧阶段。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此外,南直隶中,真正有极大影响力的修炼圣地,实际上是道门龙虎山的天师道,其与南直隶的大家族陆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如今道门中,声势最大的实际上是太和山龙门派一系的道士。
龙门派出自全真道,如今是前朝全真道溃散以来,最粗壮的枝干,得天子宠幸,有复兴全真道昔年鼎盛的势头。
上任南直隶总督李文定,当朝国师朝天观观主,皆是龙门派出身。
不过徐青看来,龙门派无疑是皇帝用来平衡天师道的棋子。
不可能如全真道那样,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而且道门在权贵高层有极大影响力,这也是皇帝扶持道门的一大原因,想要借此往权贵和世家豪族里掺沙子。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人心变幻莫测,岂能凭借权谋掌握。
徐青认为,至尊之位,在于堂皇正大,权谋终归是小道。
倚仗权谋,有一时之效,终归还是会败坏根基。
当然,他也是纯属键盘侠,真让他到了那位置,估计干得比老皇帝还差许多。
毕竟任你千般智谋,万般法术,遇上一群拖后腿的队友也没辙。
这里的法术是指刑法和权术,佼佼者便是人妻曹。
自己能打,又善于权谋,颇通刑法,试图打压世家大族,结果只是徒劳。
而且曹魏对底层百姓的压榨,也是历朝历代中罕见的。
自秦以来的法家治国,实际上不是真正法治,更像是奴隶制,讲究“疲民、弱民。”
所谓百姓无事则骄逸,劳逸则易使也。
自来上位者,都对此暗自锲合。
有的不说,有的说,但做法都是如此。
哪怕徐青自己。
都会使唤复社成员,修建学宫。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别人的劣根性,我一样有。”徐青反省自己,却很难做出改变。
学术可以自由,但组织架构松散的话,徐青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只能抄作业。
毕竟连李世民治国,都身体很诚实用了这一套。
百姓为了逃避贞观时期繁重的劳役,甚至有人选择自断手足。
可谓贞观版本的苛政猛于虎。
不过徐青有个好处,他对下面的要求高,却也舍得分利润。徐青个人是不在乎享受和富贵的。
跟着他的人,注定有肉吃,哪怕普通百姓都能喝汤。
总比其他许多老爷,既让手下人吃苦,又只画饼强。
在别的老爷手下,靠贪污腐败,欺压良善才能得到的好处,跟着徐解元,直接肯吃苦并做实事就能得到。
这也是徐青力所能及的地方。
但人治,终归避免不了人亡政息。
若人治都没有,好吧,人间炼狱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治一府之地,终归比治理天下容易太多太多,江宁府在徐青眼皮子底下,他能做到许多细节。
如果再扩大,他只能依靠更多的人才,并与他志同道合。
至少能执行他这一套才行。
这也是复社的意义。
就算最后会变形,总归也比没有强。
只是并非每个复社成员,都能理解他,并接受这种理念。
一些退出复社的成员,与清丈田亩期间,被换掉的衙门胥吏,近来多有碰头。
这些社员,本就多是豪族子弟,与这些胥吏平日里打交道不少。
他们退出复社,被家族老人责备,和这些被换下的胥吏一样,对徐青多有怨言。
“郑知县对徐公明唯唯诺诺,很大原因是徐公明的县试座师当了他老家金阳府的知府,现在公文邸报已经传下来,吴大人升了右佥都御史,管不到郑知县老家了。”有个老胥吏透露消息。
“现在郑知县跟傀儡一样,而且那次在公堂上,受了多大的屈辱,大家有目共睹。而且徐公明他在南直隶,称不上一手遮天。郑知县到底是百里侯,总不能一直被徐公明当做傀儡。不如诸位去试探一下郑知县,看能不能将你们的位置还回来。”
“郑知县是魏国公的人,如今国公府几次被徐公明羞辱,他徐公明若是再得寸进尺,是非曲直,大家都会明白。”
“走,咱们先试试。而且复社的理念,咱们都会,大不了去应天府搞新复社,说不定还能得到国公爷的赏识,让家族里那些瞧不起咱们的老人看看……”
这些退出的社员,因为被家族断了月俸,加上这些胥吏心怀怨恨,一拍即合。
趁着酒意,三三两两地成行去衙门找郑知县。
郑知县认识其中几人,耐着性子听他们说话,一听这些老胥吏居然想复职,他第一反应是莫非是徐青故意试探他,忙吓道:“都说什么胡话。”
这些胥吏和社员,却依旧大言惭惭,跟他分析利害,还说了吴大人的事,让郑知县不要再惊慌害怕。
郑知县心下便明白,“原来是一群酒鬼。”
他随即派衙役将这些人抓住,以咆哮公堂的罪名,每人打五十大板,然后丢进大牢,等他们家人来赎。
真当他是傻子啊。
不过这些人来得正好。
郑知县正愁没机会巴结徐解元和右佥都御史老大人。
他算是看明白了,吴大人抱上徐老爷的大腿,短短两年不到,从七品正堂知县,入了相爷的法眼,做到右佥都御史的位置。
我上我也行啊!
虽说吴大人是三甲进士,天赋出身碾压他这个举人,但他不求做到右佥都御史这种准高官的位置,给个普通的五品知府当,他也是不嫌弃的。
若是徐老爷真能帮他升官,那徐老爷就是他亲爷爷!
郑知县干了这活,连忙带着徐老爷的走狗郭壮去徐府表功。
徐青听闻郑知县的来意之后,心中忍不住想笑。
其实用生不如用熟,他也在考虑,何知府离任之后,接替江宁知府的人选。
郑知县人品确实不太行,但识时务这一点,确实是优点。
而且做个过渡性的人物,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过正堂官给他也太扎眼。
等吴老恩师来之后,商议一下,给个同知,然后请吏部那边,找个理由令江宁府知府的位置暂时空下来。
如此便好办了。
至于升官这边的理由也好找。
清丈田亩是当今头等大事,郑知县跟着混,自然是有不小的功劳,送到吏部那里,自然有话说。
这种级别的升迁,别看对郑知县而言属于升龙门,实际上也就是张侍郎一句话的事。
因为吏部右侍郎主要是负责普通官员的政绩考评,而左侍郎是事实上决定升迁决议的那个人。
至于尚书,这种级别的事,都要天官过目,那不得忙死。
当然,最终通过时,还需要天官那里走流程。
但也只是流程。
一般而言,小天官决定了的事,不是涉及到什么大的利益,天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人家是默认的吏部尚书接班人。
等你离任之后,你的人还得看人家眼色。
别当未来佛不是佛!徐青心念电闪而过,对郑知县愈发热情,吩咐下人上好茶招待。
郑知县从来没在徐老爷家里受到这种殊遇,眼睛都有点红了。为了表明真心,他连袖口都没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