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主机确实会增加游戏开发的难度,成本上升,但那不代表就不能开发。
第一代venus游戏主机的遇冷,根源还在于宣传太过,期待太高,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上市后,销售情况极不理想。至于第一代水星手机,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贴牌组装代工的产品,打响产品知名度用的。预计明年下半年发售的第二代新机,就是聘请的专业设计人员操刀,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的。
目前能把控的,也就开发和设计,生产还是以组合供应链,请专业工厂代工为主,在彻底打开局面之前,不适合重资产加码办厂自行生产。
想到过去几周,去和运营商开了几次大会,那些牛气冲天的硬件厂商,随便拎出一个,不管是体量规模,销售额以及利润上,都能吊打今夕文化,金尚的心就不由得一阵眼红。
实体产业难做,可要是成了,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不仅赚钱,还有地位,和自己这种上下不挨着的“虚头巴脑”的互联网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玩家”。
临走之前,金尚还叮嘱了一件事。
“关于b2c业务,不能完全专注于自营,也要和友商合作。京畿地区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渠道搭建后,可以与其他厂家合作,指导他们开专卖店,尤其是电视冰箱彩电空调等,送货和安装以及售后,都可以让他们出钱请第三方来做……”
至于这个第三方,肯定还是以今夕商城为主导地位控制的。
对大件家电来说,送货上门,安装,维修和售后的一站式服务,对不懂行的普通市民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与其将这个钱交给不知道是不是负责任的社区小店,还不如自己拿过来,价格透明,服务贴心,主打一个方便快捷。
“服务要主动,多了解一下客户的想法,他们有需求,我们再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才好有的放矢,真正拉开和同行以及线下店的差距。”
竞争力,就在这些细微之处见高下。
不说别的,一个精明强干可靠的安装售后团队,就不好培养。
“不过,不着急,一步步来,先打通大城市的配送最后一公里,剩下的,可以开始做,但要分清主次。”
望着领命的魏双萍离去,金尚也不由得感慨,这样好用听话还能干的高管,什么时候再来一个……不对,是来一打才好。
——
周五下午,《东方漫客》新一期已经陆陆续续铺货。
喜迎周末的中小学生,放学路上,就能顺便买一本,这是第一个购买高峰,其次就是周六和周日。
这是经过数十年的培养,才养成的习惯。
很多学校附近和大街上的报刊岗亭中,挤满了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学生。
每个发售日都是如此,来来往往的人们,早就屡见不鲜了。
唯一有点特殊的是,很多期待着的孩子,刚买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撕破封皮,翻到封面重点推荐的新作漫画上。《封神演义》四个艺术大字是如此显眼,让很多想要一睹为快的孩子们就蹲在马路边的坛边沿翻看。
周中开始播出的《九鼎战争》作画优良,制作精美,确实满足了不少原作和动画粉丝的期待。连带着对好几期重点推荐的《封神演义》也越发看好了。
和未来科幻与神话杂糅的《九鼎战争》不同,《封神演义》直接跨越了数千年,上溯到了几千年前的商周年代。因为是面向青少年的漫画作品,肯定不能如原本的《封神演义》那样,三十多章来描绘纣王无道,再一半篇幅介绍商周列国以及各野史。
既然宣传的口号是“苏妲己外传”,自然以她为切入视角。
具体的背景和故事脉络,和金尚前世也有点不一样。比如苏妲己不是被狐妖杀死后附身,蛊惑纣王乱政,而是冀州侯苏氏家族因为抵挡不了商军的进攻,为了自保,屈膝投降,献上了牛羊和与美女妲己。
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祸国,而是为了自保和报仇。这样一来,就和《九鼎战争》中的苏妲己形象更加贴合一致,不让读者产生太严重的恶感。
第一话主要是铺垫背景,但主要的故事架构和矛盾,差不多已经完整描绘出来了。
原版《封神演义》里面很多作为一部现代“原创”作品,是有极大缺陷和不足的,为了修改完善,金尚在脚本上也是了不少精力。
比如,将苏妲己作为“祸水”来描述,而将纣王的无道视作受了妖邪的影响,这明显不合适。真要这么画,恐怕不是学生读者摒弃,还会招揽社会层面的非议。
至于原本的神话色彩,故事固然精彩,人物丰满,但思想还是太落后迂腐了,得大幅度“魔改”。
武王伐纣是一条明线,封神是一条暗线。贯穿全书的主线,就是阐教和截教的斗争。阐者,明也,阐教辅国。而被视作不够正宗的截教却大多是珍禽异兽,妖魔鬼怪,奉行有教无类宗旨。理所当然,前者是正派,后者是反派。
世界观构建稳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登场,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金尚没打算做成二十年都不完结的民工漫,但是两三年内完结的希望,确实不大,按照现有的剧本按部就班地发布,也得将近五年时间。
期间,还可以创作一系列周边故事,引申出更多的历史神话题材。
这明显是一个可以吃好多年的大型ip,稳妥开发,麾下的员工好多年都不缺活干了。
下班的时候,金尚和李萱特意开车兜了个圈子,去附近的几个校区看了下,从路过的学生讨论剧情的热情程度来看,这次应该是不会差了。
“你呀,就是太小心,在网上看看别人的评论和口碑就够了。”
“这不一样。”
女朋友的劝诫,金尚听进去了,但没打算全照着做,
“评论家的跟脚高高在上,时间久了,不一定接地气,而且个人很容易受世俗琐事影响。我需要看到目标客户群体的第一手反应消息,来实际判断下一步的推广节奏和力度。”
客户不一定都是对了,而且也容易有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时候,但忽视他们的直观感受,想当然地准备自己认为的好作品,迟早会因为口碑暴跌而被抛弃。
客户偏好,要重点参考,但不能完全迎合,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点有益的引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