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宣府已稳,朱祐樘感到心中轻松了不少,心情也跟着愉快了起来。
于是朱祐樘也由着莫娜胡闹,一起走进了房间。这次的莫娜显得异常主动,朱祐樘倒是好好享受了一番。
到了傍晚时分,朱祐樘和莫娜都已洗漱完毕,用过了晚膳。
忽然有小太监前来通报:“启禀陛下,东厂厂督刘瑾和西厂厂督汪直求见。”
朱祐樘点了点头:“让他们去会客厅。”
“是,陛下。”
朱祐樘率先去了会客厅,汪直和刘瑾见到朱祐樘之后,首先行礼。
“微臣,奴才,拜见陛下。”
“起来吧,说说情况。”
“是,陛下!”
汪直和刘瑾知道朱祐樘指的是什么,刘瑾当即回禀道。
6=9+
“启禀陛下,被判处死刑的一万一千八百三十一人,已经全部处死了。”
“被判处黥刑的十一万一千八百零六人,也全部处刑完毕,正被安置在校场上,由远征军们看守。”
朱祐樘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静候下文。
汪直接着拱手复命:“启禀陛下,宣府共计六万八千二百四十一名将士,已经全部领取完宣府所拖欠的粮饷。”
“领取的粮饷总额,共计一百二十四万六千余两白银,一百七十九万石粮食。”
“宣府共计三十八万四千五百三十五名百姓,每人都领取了一两银子和一石粮食!”
“此次查抄宣府军官,共抄得白银一千九百七十万两,粮食共计一千零一十二万石。”
“扣除补发和赏赐的粮饷后,还剩白银一千八百零七万余两,粮食七百九十三万石。”
听到最后的数字,朱祐樘都忍不住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次抄家宣府杨氏及其党羽,所抄出来的白银之巨,大大超乎了他的想象。
哪怕是扣除了拖欠的粮饷,扣除了赏赐的粮银,竟然还剩下了这么多粮食和白银。
这些粮食和白银,自然是落到了朱祐樘的手上。
朱祐樘到宣府查一趟,直接抄出了大明四年多的税收总额。
也不知朱祐樘这一趟巡查下来,能从这些边镇上,抄出多少的银两出来。
而且很关键的是,在抄出这些银两的同时,还抄出了这么多的粮食。
朱祐樘这次亲征走得匆忙,本身就没带多少后勤粮草。
有了这将近八百万石的粮草,足够支撑朱祐樘率领这十多万大军,将大明的所有边镇来回扫荡一次了。
朱祐樘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先拨五十万石粮食给宣府军,用作战略储备。”
“然后再拨三十万石粮食,给这些判黥刑的人,让宣府军派出一万人马,明日一早便押送这些犯人,前往疆州,修建联通疆州和京城的道路。”
“至于谁来负责这件事……”
朱祐樘想起这件事,就感到一阵头疼。
还是那句话,朱祐樘才掌权不久,手底下并没有什么特别信任的人。
所以人事任命,一向是他的弱项。
可现在宣府总兵官都被朱祐樘处死了,而朱祐樘还没有想好,该任命谁为新的大同总兵官。
朱祐樘脑海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冥思苦想了一会后,朱祐樘看向了站在一边的汪直。
“汪直,这个任务你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还有宣府总兵官一职,你觉得谁能胜任?”
汪直看了一眼朱祐樘,心中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回陛下,臣以为,王时可以押送这些犯人去疆州。”
“嗯……”朱祐樘点了点头。
押送流放犯人只是一件小事,他不是很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新任宣府总兵官的人选。
“这宣府总兵官,微臣推荐王春担任。”
“王春?”
朱祐樘皱了皱眉头:“他也太年轻了,有这个能力担任一府总兵吗?”
汪直正色道:“能力的问题,陛下不用担心。”
“微臣之前提到过,王春在数年前,便曾跟随微臣和王越总督,征战威宁海,屡立战功。”
“而且这次徐昌将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攻下宣府,王春组织人马,抗命开城门,也是功不可没。”
“王春的能力有目共睹,无论是领兵作战,还是统筹部署,都是一把好手。”
“至于年纪……”
说到这里,汪直罕见地笑了笑:“微臣当年创办西厂的时候,只有十七岁。”
“和王越总督在威宁海,大破鞑靼亦思马因的时候,也才二十一岁。”
“微臣以为,年纪不该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
刘瑾在旁边一听一个不吱声,心中对汪直腹诽不已。
你当谁都像你这么变态是吗?
像你这种十几二十岁就立下赫赫军功的人,历史上才有几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