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周氏成功的话,那么皇帝大宗这支,依旧属于朱祐樘一脉。
不管周氏的实际目的是什么,至少周氏所做的努力,是在维护朱祐樘的利益。
朱祐樘随即下令:“把邵氏送回兴王府后,封锁兴王府,遣散所有仆役,不准任何人进出。”
“绰罗斯选侍,入住延禧宫春晖殿。”
“随朕摆驾慈宁宫。”
“是,陛下!”
龙辇再次启程,向着慈宁宫而去。
汪直在安排完朱祐樘的命令之后,也快步跟了上去,随侍在侧。
西厂的番子们,一边将宸太妃押送回兴王府,一边又迎莫娜入了延禧宫春晖殿。
在西厂番子行动的时候,朱祐樘的龙辇,已经停在了慈宁宫之外。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朱祐樘走进慈宁宫,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惶恐不安,连忙跪下行礼:“奴婢拜见陛下。”
朱祐樘冷漠地开口:“都出去。”
“喏。”
宫内的宫女太监们,如获重释般,迅速离开了慈宁宫。
朱祐樘看着紧闭的慈宁宫主殿大门,胸膛微微起伏。
在回京之后,朱祐樘就发现他经历的事情,有种莫名奇妙的熟悉感。
就像是四十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又在他身上重演了一遍。
但他经历的事情,又和那些电视剧里演的不一样。
而朱祐樘心里的这些困惑,在他看完翰林院纂修的本朝实录之后,就消失了。
因为他已经确定,大明的这些文官们,在正统十四年记载的实录里,就开始篡改史书了!
现在,他需要一个真相。
知晓当年土木堡之变内情的人不多,而现在慈宁宫里的周氏,就是其中一个。
她是英宗皇帝的妃子,又是土木堡事变的当事人,她一定清楚所有内情!
朱祐樘深吸一口气,上前推开了紧闭的大门,迈步其中。
殿内,周氏坐在椅子上,正对着朱祐樘闭目假寐。
在周氏身侧,站着刘嬷嬷。
听到开门声,周氏睁开了眼睛,看到门口的朱祐樘,丝毫不感到意外。
只是平淡地说道:“皇帝回来了。”
说完,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刘嬷嬷。
刘嬷嬷担忧地看着周氏,行了个礼后,快步退出了主殿。
将整个殿内的空间,都留给了这对奶奶和孙子。
殿外,汪直守在殿门口,闲杂人等,不可靠近。
殿内,朱祐樘缓缓走近周氏:“看到朕,你好像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周氏自嘲般笑了笑:“在你身上,发生什么事,哀家都不会感到奇怪。”
朱祐樘不置可否:“那你应该知道,朕来此的目的吧?”
“告诉朕,四十年前的土木堡之变,真相到底是什么?”
“你现在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周氏说完,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朱祐樘心中一沉,心道果然如此。
他压抑着愤怒问道:“为什么?!于谦和杨洪,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氏闭目不语,并不打算为朱祐樘解惑。
此时的周氏,似乎除了生命,没有什么能再威胁得到她。
但朱祐樘心中冷笑,她知道周氏看似无欲无求的表面之下,还有着什么样的渴望。
“朕知道,你一直想与英宗皇帝合葬。”
“你若将土木堡之变,完完整整地告知于朕。”
“此事,朕可以考虑。”
果然,朱祐樘话音落下之后,周氏立刻睁开了眼睛。
脸上故作平静,但眼睛里却充满了急切与激动。
朱祐樘没有说完,只是坐在了周氏的面前,静静地看着她。
周氏面露纠结之色,片刻后,轻轻叹了口气。
“都已经是过去四十年的事了,还提这些干什么啊……”
“土木堡之变的直接起因,还要从正统八年,英宗皇帝命工部侍郎焦宏为八府总提调官,在闽州督造一百二十艘下西洋的海船时说起。”
“从正统九年开始,赣州叶宗留,和闽州邓茂七,就开始起兵闹事,将整个东南沿海,都搅得不得安宁。”
“这些人虽说是农民起义,但他们不打地主土豪,专打官兵,并且武器也都是大明的制式武器。”
“这些人,其实就是东南那些士族们,资助起来阻止英宗造船下西洋的。”
“而当一百二十艘海船,在正统十三年造完之后,整个东南沿海,就全乱了。”
“海路不通,陆路切断,船只根本无法下海。”
“所以英宗又在正统十三年十一月,命宁阳侯陈懋为总兵官,佩征夷将军印,统兵十万,平叛闽州。”
“而这十万大军中,还有英宗亲自从京城三大营中,拨去的两万精锐。”
“不到三个月,闽州的骚乱就被平定了。”
“可当正统十四年五月,英宗皇帝开始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调查闽州叛乱的起因时。”
“七月十一日,风平浪静了二十五年的宣府,大同和辽东,就同时传来军报。”
“瓦剌寇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