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曹刘相会,奸雄试探仁主
董昭本来是跟着张邈的,但最近又跟曹操搭上了线,于是给张邈出了个主意,让董访在虎牢关挫挫刘备的锐气。
张邈对刘备提兵上洛也感到不满,于是就默许了让董访在虎牢关故意卡刘备,挫刘备锐气。
董昭没想到刘备的态度会如此强硬!
刘备平日里的温和仁德,让很多人都忘记了刘备骨子里也是个暴躁青年。
昔日当县尉的时候,刘备就敢鞭笞督邮,如今身为青州牧暗掌青徐扬三州,麾下文武齐备,刘备又岂会变得软弱?
刘备不会无故去为难一个虎牢关守将,但也不会容忍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放肆。
更何况。
刘备这次来洛阳,可是带着传国玉玺的!
早在刘备抵达虎牢关之前,郑平就遣祢衡先一步入洛阳,将刘备欲献传国玉玺一事告知了宗正刘艾。
刘备压根不担心有人耍阴谋诡计。
然而这些秘密,董昭是不知道的,此时的董昭,有些骑虎难下了。
让董访去迎接刘备,这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让董访去迎接刘备,刘备直接回青州了,这罪名董昭可扛不下来!
无奈之下,董昭只能来寻张邈,据实相告。
“刘备,要撤兵回青州?”张邈的眉头、同样紧蹙。
但很快,张邈不由多了几分忿忿。
“刘备这是故意的!”
“都是同殿为臣,刘备就这么想压我一头吗?”
张邈显然已经忘记了,是他同意董昭的提议,让董访去挫刘备的锐气的。
如今锐气没挫成,反而让自己骑虎难下。
惊怒之中,这双标的态度显而易见了。
“司徒,现在刘备要舍弟亲自去迎接,舍弟是去还是不去?”董昭小心翼翼。
张邈冷哼:“刘备不是说三日内吗?那就快到三日再去。”
“这”董昭咬着牙,劝道:“可万一刘备故意拒见,然后到了三日就回青州了呢?”
张邈不由一阵气恼:“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害本司徒颜面大失,给董访下令,若不能迎接刘备入关,他的游击将军就别当了!”
董昭低着头退出了司徒府。
随后,董昭又策马往曹操的府邸而去。
自得知刘备要来洛阳,曹操也提前来到了洛阳觐见刘协,然后在洛阳修缮了一间府邸暂居。
“公仁你这招可真够损的,只可惜你的对手是刘备。”曹操没有多少惊讶,只是轻笑一声。
董昭有心效力曹操。
即便董昭这损招失败了,曹操也没有出言嘲讽,只是点出了刘备不同于常人。
董昭有些羞愧:“昭对刘备了解不深,以至于弄巧成拙了。昭以为,明公可亲自去趟虎牢关迎接刘备入关。”
“一则是为了试探刘备对迁都的态度,二者也是为了跟张邈形成鲜明对比。”
曹操细思一阵,随后看向身边的郭嘉和戏志才:“奉孝和志才认为,我是否应该去虎牢关?”
于私而论,曹操是不想去见刘备的。
毕竟上回在淮南的时候,曹操折损了一半的兵马,这怨恨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弭的。
然而曹操也明白,董昭的提议是很不错的。
这个时候,没必要跟刘备因为旧怨而起冲突,只是曹操面子上过不去,这才让郭嘉和戏志才拿主意。
郭嘉心领神会,道:“嘉以为,公仁之言甚善。刘备虽然奉诏提兵上洛,但青州未必能成为新的帝都。”
“想必刘备也很清楚,哪怕天子同意定都青州,朝中大半的公卿也会反对。”
“故而,明公去见刘备,或许能引刘备为助力!”
戏志才也道:“张邈采纳公仁之计,已经得罪了刘备,刘备必然不会助张邈迁都陈留。”
“如此一来,新的帝都就只有颍川和青州了。”
“明公这次去见刘备,实际上是在跟刘备商议帝都归属。”
曹操抚掌一笑:“奉孝、志才之言,甚合我心啊。既如此,我就走一趟虎牢关,邀刘备入关!”
黄河渡口。
距离虎牢关三十里外安营扎寨后,刘备没有食言,真策马来到黄河边垂钓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郑平、赵云、孙策、周瑜、诸葛瑾、华缉、诸葛亮、陆逊。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青州虽然也能看到黄河,但青州的黄河都是下游入海处了,跟这虎牢关处的黄河上游是截然不同的。
磅礴的气势,汹涌的浪涛,让众人都有一种众生皆渺小的感慨。
“显谋善辞赋,不如以黄河为题,作一辞赋如何?”刘备忽然来了兴致。
刘备不善辞赋,也就依稀记得先秦有古篇赞颂黄河“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郑平轻摇羽扇:“使君误会了,我可不善辞赋。可惜祢正平去了洛阳,否则使君定然能听到绝妙赋篇。”
刘备大笑:“显谋太谦逊了,我可是问过祢正平,论辞赋,显谋你胜其十倍。”
郑平不由乐道:“某某才胜十倍,不过是文人士子间相互吹捧罢了。昔日出游诸州郡时,我曾于这黄河边上偶遇一隐士。”
“此人号为敬轩居士,以黄河为赋,觅得佳句六百余字,”
“使君若想听,我可诵其赋文。”
郑平从不醉心于诗词辞赋。
倒不是郑平不喜欢诗词辞赋,而是前世背诵的诗词辞赋经典太多。
千古佳句在前,郑平自然也不想献丑。
因此,郑平时常会以“出游诸州郡偶遇隐士”为由,传诵一些佳句名篇。
文抄公这种败人品的事,郑平是不会做的。
郑平有自己的骄傲,不会去拿他人的辞赋来给自己贴金。
即便昔日拿李白的诗去诳祢衡的时候,事后也对祢衡解释了这诗的出处,只不过祢衡并不相信那四首诗词出自隐士青莲居士。
而今日,郑平要给刘备助兴,也同样以偶遇隐士敬轩居士为由,当众诵念《黄河赋》。
“吾观黄河之浑浑兮,乃元气之萃蒸。浚洪源于西极兮,注天派于沧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