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什么是根本?(3k哈)
章楶一笑,他自然看出来自己这个侄女婿有考究自己之意,但倒是不觉得冒犯。
虽说他无论是辈分还是年纪,都在苏允之上,但在官场之上,官阶才是最为主要的。
别看现在自己是鄜延路总管,好像只比鄜延路经略使苏允只低一级。
但实际上两人的官位相差极大,苏允已经是三品大员,而他不过是五品官。
而且人家苏允已经是翰林学士,距离宰执也不过一步之遥而已!
两人官位相差这么大,章楶自然不敢以长辈自居,赶紧道:“下官初来乍到,对此间的事务还不了解,倒是看出来一些事情,但肯定是错漏极多,原本是不能多说的。
但既然经略要下官谈一谈,那下官便试着复盘一下?”
苏允笑道:“章总管不用这般,论官位你是鄜延路总管,论咱们的私人关系,你还是我的伯父,论岁数,你在这里虽然不算最长,但也是长者了,不必这般谨小慎微。”
章楶泰然自若笑了笑。
他历来便是这般谨小慎微之人,或许年轻时候意气风发过,但遭受过祖父章频触犯过刘太后被黜官、父亲章访入狱等事情之后,他的狂放早就消弭不见。
这一点在他一生之中展现得很是细致。
他十分勤俭,刚入川蜀做官时,妻儿随行。妻子乘一驴,由他在旁牵缰绳;一对儿女年纪尚小,便共乘一驴驮行。
比起其余官员就任的时候,要么乘坐大船,要么坐豪华大马车,再不济的也要坐牛车,哪有骑驴的道理。
而他在教导子嗣上亦是非常严厉,因为他担心几个儿子放纵松懈,于是在闲暇时就将他们关在一个书屋里面。
后来,长子章縡、三子章綡都顺利登第,颇有诗文方面的成就。
而他的谨慎知进退是有用的,他在泾原为帅四年,共创设一州、九城,在与西夏的斗争之中,可谓是大宋功劳第一人。
然而当宋徽宗即位,章楶以年老为由辞官,居住在河南。
之后,宋徽宗召见章楶,加以挽留,授同知枢密院事、通议大夫;
同时,让章楶的儿子章縡在开封做官,以便就近奉养章楶。同年,应章楶的奏请,宋徽宗罢省提举弓箭手司。
崇宁元年七月二十六日,面对章楶极力请辞,宋徽宗不得已,授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同意致仕。
虽说后面没有多久就死了,但能让宋徽宗同意致仕,已经说明他的敬小慎微是有用的。
你看他的堂弟章惇,在宋徽宗登基之后,屡屡请辞,但宋徽宗就是不同意,为何,等着整他呢。
“其实下官一开始亦是有些惊诧的,因为经略所做的事情,的确是有些骇人听闻。
先是胆大包天的两次带兵劫掠辽夏两国使团的战马,随后又随便寻了环境极为恶劣的民居晾着两国使团,之后更是在城中连连调动粮草士兵,下官还以为马上就要打仗了呢。
下官当时还觉得,苏经略这般嚣张跋扈,跟下官所了解到的苏经略可是不一样啊,难不成是因为打了胜仗,飞速升官,以至于少年得志便猖狂?
但随后谈判时候李秉临那般急迫,甚至不惜自己主动提出和谈的条件,下官这才算是明白了苏经略的谋划。
我们大宋官员与蛮夷谈判,总是秉持着大国雅量,但这些蛮夷总是蛮横纠缠,以至于总是没有能够保住战场上打下来的战果。
便比如澶渊之盟,辽军孤军深入,攻城不利,且辽朝统军萧挞凛被射杀,时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数十万军民士气大振,而敌军人困马乏,本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咳咳!
说远了,下官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我朝是极有利的,但偏偏谈和之后,却签下来一份丧权……不甚配得上我朝所取战争战果的盟约。
至于庆历和议么,其时虽然西夏在战场上占了上风,但连年战争使西夏本身就很脆弱的经济难以再承受继续大规模作战的重负,上下困乏;
而当范文正公等人的的西北经略已经初显成效,国朝的军事防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并且坚壁清野、严守城寨,不与西夏正面交锋,使西夏难有新的作为。
而当时我朝与辽国交好(其实就是契丹借宋夏战争之机向宋索取更多岁币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也对西夏施加压力,西夏与契丹交恶,面临两大国夹击的危险境地。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若是有经略这样的能人去谈,恐怕西夏得给我们大宋缴纳岁币了。”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大笑。
章楶笑了笑道:“苏经略的策略我是揣摩出来一二了,便是营造出一种急于立功,甚至一心想要挑动宋夏继续打下去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