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碰撞,技术在传播,各地优良的作物品种,也在不断交流。
来自非洲的高粱、来自中国的柑橘、印度的甘蔗与,出现在伊斯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盖里斯而言,想要获得高粱的种子并不困难,隔壁的埃及就有着悠久的高粱种植历史。
更好的水利灌溉,带来更长的作物耕种时间;与外界交流的便利,带来更多的可选耐旱作物;再加上盖里斯对作物所需营养的科学分析,后续将会进行的良种选育……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斯卡尔村河谷里的这片农田,要是还不增收,那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在农民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其实也意味着人均口粮的增加,以及商品粮比例的扩大。
意味着可以供养出更多的非农人口。
可以说,农业革命是后续一系列生产力革新的最基础基石。
更不要提,盖里斯他们在开挖灌溉水利的同时,还在利用水力驱动机械。
因为前些天一直小雨的缘故,斯卡尔村前经过的河水水位有所上涨,蓄水池蓄水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当水位漫过一个标志物的时候,约翰再度吼道“上河道一号水闸关一半,二号水闸关三分之一,其他水闸不变!”
“上河道一号水闸关一半,二号水闸关三分之一,其他水闸不变!”几十米外又有人重复约翰的指令。
随着指令的下达,上河道水闸被调整,蓄水池整体水位上涨速度,肉眼可见的被放缓。
而在水位漫过第二个标志物的时候,盖里斯在数百人的见证下,缓缓迈步到一处高地,在那里设有一机关。
当盖里斯用力推动机关的时候,蓄水池出水口的水闸被推开了。
略微浑浊的水,从出水口水闸缓缓流出,冲入下行的水渠中。
伴随着水渠的坡度的增加,水流被愈发加快起来,而后推动起第一个水力磨轮。
在那嘎吱嘎吱的声响中,水力磨轮带动上方磨盘开始转动。
西蒙等候已久,他帮着身旁的卡多索,将一点麦子,倒入注斗。
麦子顺着磨眼蹦进磨膛,伴随着“嗤嗤啦啦”的声音,麦香浓郁的面粉混合着麦麸便自磨盘流出。
当西蒙与卡多索,合力将面粉收集起来后,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细密筛子,将麦麸筛了出来,只留下精细的面粉。
卡多索以指尖捏起一点点,感受着这白面的细腻,而后又将一点塞入自己口中。
淀粉与口腔中消化酶的混合,带来一丝甜腥。
一切都好起来了。
但这仅是一个开始。
以地中海气候的降雨环境,盖里斯他们,大费周章挖了这数千方的土,自然不会是仅仅为了修个水磨坊。
事实上靠着高低落差,这里的水力机械大有可为。
长长的下行水渠,远不是只驱动那么一个水力磨坊,水锯、水泵、水力锻锤、水轮驱动的锻造炉……
这些水力器械,能够将不少人,从重复的人力做工中解放出来。这对于人口极度稀缺的教团而言,就是一种极其有效而简单的方案。
虽然说,那些水力机械,有的已经修建好,有的正在动工,有的还只是规划,不少还只是一个雏形。
但可想而知,就未来的规划而言,斯卡尔村的这个河谷,正在直冲中世纪盛期,势要推开文艺复兴时代生产力的大门。
而当水流渐渐平缓的时候,穿过一道水闸,一部分被分流进自然河道,一部分继续顺着水渠从农田中经过。
那浑浊的水,并不清澈,却是滋润起农民们那干涸的心田,让不少麻木的人心头悸动。
对于来此围观的农民们来说,让他们理解那些水力器械的意义,颇有些困难。
可一条条自农田中穿行,奔流不息的水渠,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这将意味着,便是播种后贵如油的冬雨到来被推迟,他们也有充足的水好帮助作物萌芽成长;意味着便是春雨有些稀少,他们也有水能够令小麦灌浆。
而当夏季到来的时候,干涸开裂的土地,也似乎能够耕种些更多的作物。
不论是斯卡尔村的村民、还是那些过来看热闹的其他村村民,他们基于自己过往的经验,都被这个并不宏伟、看似简单,却又分外实用的“水利”所打动。
流淌在水渠中的不仅是水,更是来年丰收的希望,是神爱世人的又一次明证。
天父啊、是祢将爱子再度遣入凡尘,那负刀伤而死者,未有分隔红海的伟力,不曾叫甘雨降下。
在祂的手中,五鱼二饼喂不了千人,眼聋耳瞎之人得不了光明。
祂无法令水变酒,也难在水面上行走。
可却如经书中所言:
【我要在净光的高处开江河,在谷中开泉源】
【我要使沙漠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涌泉】
——《以赛亚书》41:18
祂做到了……
欢乐的气氛,在整个谷中传开,无数人被气氛所感染,便仿若节日一般,令人开怀。
那些远道而来的阿拉伯人商人伙计,也加入进这异教的狂欢中,与之一同共舞。
但这样的欢乐节庆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附近村庄村民们来此的目的,远不只是过来看个热闹,见证个开闸放水。
真正重量级的活动被放在了下午。
清算的时节该到了,伴随着凉爽的秋风,正好去叫一些家伙,血债血偿。
不过在那之前,扎伊德他们的商队生意,也算是开张了。
第一更,看我今天能写出来多少吧……写多少发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