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诸子互相看看,与熟识交好者相视一笑,满是释然。
庄子、邹子、孔穿子……那么多的子都败在公孙龙手下。
一个按照秦历刚刚过八岁的孩童,有如此表现,并不该意外才是。
高台下,诸子眼中,这场论战胜负已分。高台上,论战也已到了尾声。
公孙龙图穷匕见,沉声道:
“毛遂、平原君不是你所杀,却是因为你死的。
“因为一个人而害死了两位君子,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呢?”
公子成蟜迟疑半晌,认真思考,然后颓然承认:
“是的,我不是君子。”少年声音中都透露着一抹颓丧之意。
“你并不是君子,却一直以君子自谤,在列国中以君子身份行事,这是欺骗!”公孙龙声音很坚定,很有感染力。
“是的……这是欺骗。”少年重复着,尖锐声音中透着茫然。
公孙龙长出一口气,一切都了结了。
他打破了公子成蟜的金身,戳破了公子成蟜君子的伪装,已是报了平原君之恩情。
老人身子矮下来,堆在一起,像是一截枯木。
他的双目浑浊下来,声音也没有那么有力,说出来的话都带着颤音:
“你明明不是君子,且又欺骗了天下。
“我实在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还敢来到稷下学宫面见我呢?”
少年沉默片刻,道:
“我无法反驳公的言论,但我并不认同。
“在我的内心中,我一直在以君子的行为要求自己,也没有想过欺骗天下。
“稷下学宫是天下学子圣地,能面见诸子,与诸子相论,这是小子所愿也。”
公孙龙心神俱震。
孔穿下去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明白了,他全都明白了。
只怪他一心想要在论战中获胜,忽略了场中……
台下。
孔斌身子一震,喃喃自语:
“胜是胜,败也是胜……”
孔穿笑容依旧恬淡,这才是唯一制胜之法。
他上台并不是要逼出真正的公孙龙给公子成蟜看,而是要展现一个诡辩无双的公孙龙给诸子看!
公子成蟜要拉拢的是诸子,而不是一个公孙龙。
一个说白马非马,鸡有三足,人有三耳的公孙龙。
说公子成蟜非君子,欺天下,可信吗?
诸子言笑晏晏,摇头的摇头,不信公孙龙之言语。
颔首的颔首,对少年好感度略微增加那么一小块。
谁不喜欢听奉承的话呢?
若是这奉承话是名满天下的少年君子说出来的,那就更好听了。
他们承认公孙龙的话语的确犀利,让一个年少成名的孩童得意忘形,理屈词穷。
诡辩之术,莫有过于公孙龙也!
稷下学子们互相讨论,撇嘴言笑,觉得这位少年君子没有传闻中的那么智慧。
高台上,公孙龙嘴角稍微牵扯,动了又动。
他仰起头,苍然大笑,笑声中满是悲凉、失意。
这场论战,是他胜了。
但公子成蟜的君子之名只是在他公孙龙一人这里失去了。
而在诸子,在天下,依旧闪耀。
老人笑的流出眼泪,苍老之音响彻全场:
“治学,无人信。
“理政,用者寥。
“随君,无挽留。
“人间这一生走到尽头,真是荒凉。”
嬴成蟜稍稍向后坐了一点,防止老人暴起发难。
虽然看上去老人性命将近,听老人自述也是将死,但临死之人最好拉垫背的!
公孙龙情绪大起大落,没有注意到少年小动作。
他举目四望。
台下人群黑压压,台上空中白茫茫。
他从赵国离开,从平原君身边离开,就来到了稷下学宫。
其他诸子门下至少百来人。
唯独他,算上从赵国一路追随他的门人,他的门下将将数十人。
他论战从来没有败过。
他以一己之力重振辩者声名,让列国诸侯不得不见“辩者”二字。
他能辩过所有人的口,却不能服几多人的心。
孔穿至赵,没有论过他。
第二日,平原君却来跟他说:
“你不要再和孔穿子论了。
“孔穿子的道理胜过了言辞,你的言辞胜过了道理。
“言辞胜过道理的,论战能胜,最终却一定会落败。”
他因为这一句话伤了心,出走,平原君没有挽留。
他临终依旧尽门客之职责,坚决为平原君报仇,最终却是平原君一语成谶。
这场他生命中主动选择的最后论战,和平原君说的一样。
论战胜,人生败。
他望着如同朝阳初生的少年,不再追求什么节奏,用老人一贯的平和语气,平缓语速说道:
“老夫本来想说,你在下面时,不该拦下邓陵学。
“让邓陵学杀死我,才是你唯一能保下君子之名的机会。
“呵……原来如此,你原来就没有打算胜过我。
“孔穿之能,我算是见识到了,这是儒术吗?
“我能说过他,没人信我。
“他说不过我,谁都信他。
“你下去吧。
“我没有力量杀你,不想临死之前看见你。”
少年知道,诸子刚才为何没有拦邓陵学了。
公孙龙回光返照,不杀也会死。
“小子还不想走。”公子成蟜拱起双手:“小子想请教公孙龙子,白马非马论!”
台上,台下。
都是一寂。
继而。
嘈杂声轰鸣而起,直冲云霄。
我知道兄弟们很急,但请兄弟们先别急。
下一章,我会告诉兄弟们这几章到底在讲什么。
单纯的胜负从来就不是我考虑的问题,装逼打脸的剧情没多大鸟意思。
我之前说过,这一卷是领兄弟们见诸子。
公孙龙的形象是还原历史,而不是臆想。
我会为了剧情精彩而略作调整,但只会调整极小一点点,整体还是以史为骨。
我看了兄弟们的评论,我想说,真实的诸子和我笔下的诸子,都会比兄弟们想象的要厉害。
逼格这俩字就别跟诸子这提了,提逼格这俩字就很掉逼格。
人家确实牛逼,只要照实叙述就行,不需要另外去渲染。
有个兄弟建议不如让公孙龙说稷下学宫诸子只治学不理政,如鸡有三足,人有三耳,解释夸夸其谈之辈也,省的现在公孙龙像个小丑。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本书不能这么写,这种写法适合完全架空。
这个写法属于完全颠覆了历史。
诸子百家,唯有名家对于政事涉及最少,其他所有的都是理政大于治学。
后世总结的儒法墨道,所有的学说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为了治国,而不是为了教化。
然后公孙龙也不小丑,我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公孙龙就是那个巨人。
不逼逼了,明见。
如果到时兄弟们还是认为这几章有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