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士仪和卢望之几乎同时出声挽留,师兄弟两个对视一眼,卢望之便歉意地笑道:“是我不好,勾起贤弟这思乡念弟之情。作为赔罪,不如索性到我房中喝几杯。小师弟去了窦宅赴宴,我一时睡不着,便到附近转了转,却是寻到一家当垆卖酒的好店,才刚让其送了一斗酒回来。今夜不醉无归!”
“还要喝!”杜士仪忍不住哀叹了一声。之前尽管是装醉,但肚子里咣当咣当装了一肚子的酒水却是真的,更何况最后那玛瑙牛角杯中的琥珀色酒液可说是货真价实,他眼下被凉风一吹,顿时感到整个人有些晕乎乎的。然而,眼见得王维都被卢望之死活请进了屋子,无可奈何的他只能跟着进去舍命陪君子。当看见那一斗酒的可观分量时,他更是真真切切地感到,明日一早想要完好无损地爬起来,恐怕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这一夜究竟拼了多少然后栽倒下来,杜士仪已经完完全全记不得了。当第二天他睁开眼睛之际,发觉自己竟是躺在了床上,身上外袍等等都是折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了床边的高几上,他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眉心,却发现脑海一片空白。他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自己从前开始便是酒品极好的人,一醉就睡,绝不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至于王维和卢望之是否酒醉吐真言,他就完全没有印象了。待到坐起身,他方才感觉到脑袋发胀,仿佛是宿醉的后遗症。
支着脑袋坐了好一会儿,他忍不住出声叫道:“外头可有人?”
应声而入的却是一个头梳双螺髻的少女,正是竹影。见杜士仪坐在床上满脸迷惑,她竟二话不说便转身出去,不多时就捧了一盆水进来。将水放在盆架上,她方才快步上前展开了那几件叠好的衣裳,一面服侍杜士仪穿上,一面开口说道:“是我大清早起来遇上卢郎君,这才让田陌将郎君背回屋里睡的,那位王郎君如今就睡在卢郎君屋子里。食案下头那个足能装下一斗酒的酒瓮完全空了,郎君和卢郎君王郎君也太能喝了,若不是田陌力气大,根本就挪不动!娘子去厨下请店家熬了粥,又亲自调了醒酒的鲜汤在灶上煨着,说是宿醉之后吃清淡些,如是对肠胃相宜,如今都已经快午时了……”
絮絮叨叨说到这里,她才恍然大悟地轻轻拍了拍额头,为杜士仪束好了腰带,又站直了身子说道:“不过卢郎君真心海量,一大早精神奕奕地去见了卢公,早上便奉了卢公去礼部投书了!”
“啊!”杜士仪这才知道卢望之竟然已经送了卢鸿去礼部投书了,顿时暗责酒醉误事。然而,此时此刻,他走在路上都觉得脚下轻飘飘的,在铜镜面前梳头之际,隐约能看到眼下竟是微微青黑,想也知道这种状态去官府有多不相宜。于是,他只好定心漱洗,等到杜十三娘亲自送来了几乎相当于午饭的早饭,却是满脸的嗔怪之色,他少不得双手合十诚恳认错,一勺一勺吃了一大碗黄米粥,继而又喝下了那醒酒的鲜汤。
一直等到午后时分,卢鸿和卢望之方才回来,却是礼部依礼相待,款待了一回午宴,接下来便只消在旅舍安心等待宫中天子召见即可。杜士仪心中稍安,可想起王维仍然宿醉未醒,他忍不住留下卢望之问道:“王十三郎郎究竟喝了多少,如今尚在高卧?”
“你只喝了没一会儿就已经睡着了,剩下的多半是他一个人在喝,我不过在旁边陪饮一口罢了,你说他喝了多少?”卢望之见杜士仪瞠目结舌,便笑着说道,“昨夜若是在其他地方喝酒,王十三郎郎充其量不过是独酌散闷罢了,说不定还会越喝越愁苦,可如今这一番过后,想来他总会心里畅快一些。横竖我那屋子眼下又用不着,由得他去高卧就是。倒是小师弟你,今夜恐怕又不得自由。”
见杜士仪面露迷惑之色,卢望之便笑吟吟地说道:“我从来不打诳语,你若有那闲工夫去担心王十三郎,不若好好养精蓄锐,预备傍晚出门。”
尽管很不愿意相信卢望之这神棍一般的语气,但想到昨夜在毕国公窦宅那一出,杜士仪索性下午又蒙头大睡了一觉。等他一觉醒来,就只见枕边果真摆着一张用毛竹打磨光滑的柬帖。正面是一个崔字,而翻到背面,则是赫然书着“二月初一夜,敬请贵客永丰里赵国公崔宅赴宴”。
我就写了个王十三郎而已,这么快就猜出是王维啦!王维郡望应是河东,是太原王氏很早以前就分出来的,但唐朝的时候,但使沾点边就一概自称太原王或者琅琊王,所以王维这自称是很正常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早期留京时期的诗句。大清早的,大家多支持点推荐票啊!!
王维早期入京时积极昂扬,意气风发,向往功业,所以有“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这样的雄壮诗句。在唐开元、天宝时代,王维是当时最有名望的诗人,李白、杜甫的声名都不及他。天宝末年殷璠编《河岳英灵集》,列王维为盛唐诗人之首,可见王维诗名之盛。唐人选唐诗中,王维作品基本多于李、杜。李、杜,尤其是杜甫之声名,是在贞元、元和以后才越来越高的,韩愈作为一代文学领袖,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著名评判为李杜的文学史地位奠定了基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