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都要从基础开始教。这事急不来,只有慢慢安排。
转移孩子,安排特殊孤儿院的琐碎事情,了大半个月,崽崽们已经开学。王裕西和沈水波也再次出门,争取在年前,将孤儿院建造的事情落成,明年就能正式接收孤儿。
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严家大队忙且累,又到处都透着喜气,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生活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陶家,陶来顺已经能随意下地走动,他没有伤到骨头,只是皮肉伤比较深,愈合起来慢,要多休养一段时间。
现在伤口表面结痂了,仍旧不能有大动作,不能搬动重物,免得伤口炸裂,造成二次伤害。
好在陶家如今不缺钱,养着不心慌。
陶家在工厂有分红,赵手脚麻利,每天上工能挣七八个工分,闲暇时还能到工厂,或者学校,亦或者食堂做小工,挣些零用钱,有这些,生活开支绰绰有余。
家里两个小儿子懂事听话,平时在学校读书,放假回家也会帮忙干活,也能有点收入,赵都大气的不收他们的钱,让他们自己存着零。
陶家的两个孩子年岁都有些大,之前一个字都不认识,进学校时只能和小屁孩一起读一年级。
好在和他们差不多的学生不少,也不觉得丢脸。
不过他们懂事,勤奋,跳了一级。
奈何天赋有限,如今成绩中等水平,跳不动了,只能按部就班的读三年级。
陶家也不指望他们考出好成绩,考上高一等学校,就图他们能认字,不当睁眼瞎,所以对于成绩,没有太大执念。
这些都是陶家表面的经济来源,没有人知道陶家最大的经济来源是陶家老大,陶卫家。
他现在跟着张黑狗做事,不能摆在台面上,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整天在公社,在县城做小工,没前途的小混混。
陶来顺受伤不能上工,陶家失去了表面的最大的经济来源,陶卫家没了亲爹依靠,什么都不是了,好些人都准备看陶家笑话,却不知,陶来顺的收入,在陶家只能排第三,陶卫家依靠的从来不是爹。
外人偷偷摸摸看陶家笑话,陶家人也在偷偷摸摸笑话那些人蠢,闷声发大财这事,陶家很乐意干,别人想笑就笑,自己又不掉肉。
自己该怎么过,继续怎么过,即便陶来顺在家休养几个月没有收入,陶家也一点不着急。
更何况,他休养的这几个月,每个月师墨都有给生活补助,并不比工资少多少。
还有各种营养品,慰问品,半个月送一次,吃都吃不完。
知道这些的人不多,师墨做事向来低调,得了好处的伤员们,也都默契的很少对外说起,就怕有更多的人觊觎这份工作,趁他们养伤,耍手段霸占他们的位置。
当然,也不是一个人都不知道,脑子活络的,懂得观察的人还是能看到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司机工作,仍旧抢手。不过他们也不蠢,不会大肆宣扬,免得更多人来和他们抢,他们只会私底下使劲,想方设法往车队里挤。
奈何汽车队选人要求高,一般人根本进不去,甚至连方向都摸不到。
有的人无奈放弃,有的人不死心。
陶家院子里,陶来顺在自家院子里的黄角树下的摇椅上纳凉,这么惬意的日子,他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
赵在水井边摘菜,说上午的事,“我做工的时候,王媒婆又来我跟前给卫家说媒,说那姑娘是隔壁县的,长姐,下头有六个弟妹,在家勤快,什么事都一把抓,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我寻思着勤快是不错,就问她姑娘多大了,父母怎么样。”
“嘿,那老不死的差点没给我气死,开始支支吾吾的还不说实话,我听着不对,来气了,她才说,姑娘快三十了,爹妈都病恹恹的,一家老小,全靠她养。那我肯定不答应啊,家里家外都靠她,我娶个儿媳妇回来,顺带还得养她那一大家子啊,要不然那一家子怎么过?我又不是冤大头,我们卫家又不是找不到。”
“我当时就拒绝了,老不死的瞬间翻脸,说咱们卫家就个小混混,没文化,没出息,能找着媳妇就不错了,挑什么挑,还当你家陶来顺在车队工作呢,也不瞧瞧自家现在什么德行。这给我气得,当时就想把她嘴给撕了,都怪旁边的人拽着我,要不然肯定不让老虔婆跑了。”
“你知道最可气的是什么吗?”
陶来顺很享受如今老婆孩子热炕头,跟媳妇说家长里短的日子,闻言皱着眉问,“是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