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关灯
护眼
第204章 以前不是皇帝,所以说话不算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04章 以前不是皇帝,所以说话不算数

刘俊走后,进来的是工部尚书黄福。黄福很有才学,是实干型的人才,在建文朝时,为工部侍郎,也深受建文帝的器重,不过这家伙很会见风使舵,燕王一进京,立马主动投附。

朱棣本来把他列入奸臣名单,但这伙脸皮厚,还说,我被列为奸党,臣不服。

朱棣最终也没舍得杀他,毕竟他还是有点本事的。

黄福进来之后,先跪下呼万岁,得到朱棣首肯,才小心翼翼的起身。

这态度比刘俊就强多了,朱棣看的心中暗爽。

朱棣等他起身后,突然问:“我朝现在的船,最大几何,能否出海?”

黄福被朱棣问的一蒙,这要换成其他人,多半立刻就被问住了。

但黄福是实干家啊,确实有才学的人,马上道:“我朝的船,现在都是平底的,以沙船、福船、广船为主,目前水师最大的战船,长十八丈,商船最大,可达二十二丈。”

“大船俱能出海--”

朱棣又问现在国内最大的造船厂在哪。

黄福道:“清江渡造船厂。”

清江渡造船厂位于淮安府杨珊(今淮安区)与清河(今淮阴区)之间的运河沿岸。因为靠近淮安水,所以以清江命名。清江都造船厂负责制造南京、湖广、江浙等南方地区的内河油轮。

清江渡船厂由经纬、渭河、中渡、直隶四大工厂组成,共有80个分厂,沿运河全长23里,可谓当时全球第一大造船厂。

即便在永历禁海的上百年后,到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490-1544年),清涧渡船厂的实际船舶数量总体稳定,平均每年能造船500艘。

这个数量在现在恐怕很多造船厂都无法实现。

朱棣又问,船还能造的更大吗?

黄福说可以,但具体能造多大,还得问船匠。

朱棣这时看向侯显:“宣郑和。”

侯显出去不一会,郑和来到殿内。

郑和看起来憔悴了不少,只因最近这一两个月内,郑和在朱棣的授意下,正进行重要事情的研究。

他先叩见了皇帝,等起来之后,朱棣便问:“郑和,你说说你的意见,这一两个月内,你也了不少心思。”

黄福不明所以,只能静静听着。

郑和道:“依奴婢来,需要在两到三个地方,兴建更大的船厂。”

郑和的意思,第一,扩建龙江造船厂,第二在福建长乐兴建新的船厂。

此时的朱棣已经为郑和三年后下西洋开始了准备,当然,这会可能他的心思不是在下西洋上,可能只是想建文帝可能从海路逃走,所以想造船找建文帝。

他刚刚登基就想着造船,除了想念建文帝外,也没有什么事能让他这么重视。

经过他和郑和,还有黄福的研究探讨后,和原历史一样,采取了郑和意见,扩建龙江造船厂,兴建长乐造船厂。

其中龙江船厂以原址往南扩建而成,越过秦淮河,直达下保、中保、上报村及三汊河地区,龙江船厂内设提举司、作房、分司、篷厂、指挥举,在造船时实行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制度。

《龙江船厂志》记载:“洪武、永乐时,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今江苏)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即南京)造船,隶属提举司,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艌匠;四厢出棕篷匠。”

因为要出海,所以郑和宝船的另一建造地点是船队出发港福建长乐。

据《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船于此,奏改太平港。”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开始轰然运转,朱棣抽调全国工匠和资源,兴建船厂,准备出海。

朱高煦站在殿外,看着等侯召见的文武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出来。

他被排在最后,所以每次看到有人出来,都感觉有点尴尬。

身为皇子,不应该是第一个吗?

等到最后一个张辅出来后,前面的王景弘这才笑眯眯的叫道:“高阳郡王,到您啦。”

朱高煦向他微微一笑,大步走了进去。

刚走进殿内,就看到朱棣背负双手正看着那巨大的大明地图。

这地图有点简陋,但至少各布政司和大部份山川河海还是画出来了。

大明朝四周一般王朝国家也有体现。

“高煦快过来。”朱棣热情的叫道。

“父皇。”朱高煦也好声的叫道。

然后两父子都看着这地图。

朱棣没再说什么,朱高煦也不知道说什么,两人就这么呆呆的看了会地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力证寰宇 谁动了她的尸体 华年时代 我的风骚岁月 某美漫的超级玩家 诸天万界:主角都是我弟 娘子且慢行 人鱼茉莉公主奇幻之旅 唐凰 霸天神界